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多样化势在必行

杨德广

面对社会不断发展的高等教育需求,各方面对我国高等教育如何发展的争论一直很大,有人主张应稳步发展,有人主张透度发展。1999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中央明确提出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尽可能满足人民群众上大学的需求,并提出互2010年毛入率为15%。这一决策深得民心,深受人民群众拥护。

从国际上来看,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过程与高等教育多样化的过程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美国学者马丁·路德在论述高等教育发展阶段时提出,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展,高等教育必须发生质的变化,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途径是高等教育的多样化。马丁·路德认为高等教育多样化过程是:对应于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新阶段的要素成为制度和结构,整个高等教育多层化、多元化的过程。高等教育大众化对多数人来说,是扩大了入学机会,而高等教育的多样化则是用尽可能多的方法提供适合人们需要的高等教育内容。

我国要加快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也必须走高等教育多样化的道路。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从近几年来我国的教育发展实践来看,高等教育的多样化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推进。

1.办学主体多样化。即改变过去完全由国家办学、政府办学的单一模式,发展“一主多元”的办学模式,即以国家办学为主,积极发展民办教育、私人办教育、企业办教育、公民合作办学、公立高校转制、中外合作办学等

2.办学形式多样化。有全日制、非全日制,有普通高校、高职院校、成人高校、电大函校、大专自学考试。

3.教育目标多样化,不同类型的高等学校,根据社会的不同需要,分别培养理论型人才、实用型人才、技能型人才、管理型人才等。

4.教学内容的多样化。不同学科、不同专业有不同培养目标、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即使是同一专业,不同的学校教学内容也不一样。为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各高校普遍开设大量选修课,让学生自由选择学习内容。

5.培养方式多样化。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教授式、讨论式、研究式、专题式、个案式等教学方式。

只有多样化的高等教育,才能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

暂无评论
评论
昵称: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