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程教育形态的分类学研究及其主要成果(下)
Taxology of Distance Education and Its Major Achievements (Part II)

丁兴富
DING Xingfu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北京 100031)
(China Central RTV University, Beijing 100031)

 
 
三代信息技术和三代远程教育

远程教育的发生和发展始终都与信息技术、教育技术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并形成一系列历史发展阶段。20世纪70年代以来,函授教育和利用广播电视、录音录像等大众媒介开展多种媒体教学(以各国开放大学为主要代表)是普遍公认的远程教育历史发展的两个阶段。自80年代中期以来,一些学者开始提出信息技术和远程教育代的理论,其中广为传播并被普遍接受的是伽利森(Garrison)、尼珀(Nipper)和贝茨(Bates)等人提出的 三代信息技术和三代远程教育的理论。

伽利森1985年在澳大利亚国际远程教育杂志上发表了题为“远距离教育中的三代技术革新”的论文(1985)。他指出,远程教育的发展可以归结为与三代技术革新——函 授,电子通信和计算机——相适应。技术革新和相应的远程教育发送模式的转变可以用相互 作用和相对独立这两个概念来分析,这些概念反过来又为媒体及相应的远程教育发送模式的分类学提供基础。这些结构和分类学可以帮助远程教育工作者更好地理解远程教育的基本特征和选择发送媒体。

1989年,丹麦学者尼珀在他的论文“第三代远程学习和计算机会议”中又一次发展了三代远程教育的概念(1989)。他指出,第一、第二和第三代远程学习是指远程教育的三种模式,它们与通信技术开发和传播的历史发展相连结。第一代远程学习即函授教学,其主要媒体是书写和印刷材料。第二代远程学习是60年代起发展起来的多种媒体教学,它将印刷媒体的应用和利用广播电视、录音录像及部分利用计算机结合起来。第三代远程学习引进电子通信技术,使远程学习成为一种社会交流过程。从通信技术的观点看,第一、第二代远程教育属于从教师到学生的单向通信和有限的双向通信。第三代远程教育则是师生之间以及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双向通信。尼珀的概念在贝茨1991年的论文“第三代远程教育和技术的挑战”中得到了进一步的阐述和发展(1991)。贝茨注重指出第三代信息技术和远程教育与前两代在成本结构上的 经济学差异,及其对发达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特殊意义。经由贝茨的论述,三代信息 技术及其相应的三代远程教育的理论取得了广泛的共识。例如,丹尼尔(Danie1 1996)、 泰勒(Taylor 1995,997)和许多学者都表明了对信息技术和远程教育代的理论的支持, 并继续探讨这一理论与各国高等教育发展、尤其是开放与远程教育前途的关系。坎培奥和凯莉(Kel1y)则结合澳大利亚校外学习和开放学习的实践提出并论证了三代信息教学和远 程教育在澳大利亚的历史发展(1988)。丁兴富则是最早在我国介绍三代信息技术和远程教 育理论并应用这一理论论述和探讨我国函授教育、广播电视教育和现代远程教育发展历史 、战略和前景的学者(丁兴富1993,1998;以及在1992~1993年间由丁兴富翻译评述的佩尔 顿(1990)和贝茨(1991)的论文)。
在对三代信息技术和三代远程教育的分类界定上各位学者并不一致。伽利森(1985) 对远程教育中三代信息技术的划分是:函授、电子通信和计算机。除了印刷、邮政服务和运 输技术外,他将电话、广播电视和录音录像等通信技术以及使用上述多种通信技术进行多种 媒体教学的开放大学都归并在第一代函授教育中。于是,伽利森所指的第二代远程教育建立 在可以实现双向实时同步通信的各类电子远程通信会议系统上。主要包括双向音频会议和双 向视频会议(以及音频图像系统)。伽利森将计算机以及基于计算机的多媒体、计算机会 议和网络技术等单列为第三代信息技术,可以支持异步或同步双向通信。尼珀对三代远程教育及其通信技术基础的划分是:函授为第一代,函授加上广播电视、录音录像和部分计算机 技术是第二代;第三代则建立在电子通信和计算机技术(包括音频会议、视频会议、计算机 会议和计算机网络)上,具有双向通信的特征。贝茨主要依据尼帕的分类,但他将第一代主要界定为基于单一媒体技术的函授教育,可能以印刷材料为主,也可能以广播或电视为主。他将第二代界定为多种媒体教学的大规模的工业化形态,但仍以印刷材料、广播电视、录音录像这类单向通信技术媒体为主,还包括初期的计算机辅助教学技术,开放大学是第二代远程教育的主要代表。第三代的界定与尼珀的一致。由此可见,尼珀和贝茨界定的三代信息技术和三代远程教育代表了当今国际远程教育界的主流观点。伽利森的第一代,相当于主流观点中的第一、第二两代,而伽利森的第二、第三两代合在一起相当于主流观点中的第三代。 后来,泰勒提出并发展了四代信息技术和远程教育的理论(1995,1997)。他保持了尼珀和贝茨的主流观点中的第一和第二代界定,而将主流观点中的第三代进一步划分成第三代“远程 学习”(相当于伽利森的第二代:双向电子通信技术)和第四代“灵活学习”(相当于伽利 森的第三代:基于计算机的通信技术)。最近,泰勒(1999)正尝试进一步发展他的理论, 从第四代基于计算机的通信技术中分离出计算机网络双向同步实时交互系统作为第五代。金伯格(Ginsburg 1998)等也提出,依据双向交互的程度将计算机网络技术分成三代:第 一代是网络信息资源的发布或获取技术,即单向地提供或搜索资源,包括各种资源、网站、数据库之间的超联结;第二代是网络双向异步、非实时通信,即通过计算机网络实现电子邮件、 电子公告栏、网络练习和测试、计算机会议等多种技术;第三代是网络双向同步、实时通信 ,即通过计算机网络来实现网上交谈、网络电话会议、网络视频会议、视频点播系统(VOD)以及多用户多维系统(MUDs)和多用户面向对象系统(MOOs)等多种技术。最近,本文作者丁兴富综合各种研究成果,提出了三代信息技术和三代远程教育的分期表(参见丁兴富2000)。

……

【作者简介】丁兴富,男,远程教育博士,教授,中央广播电视大学远研 所副所长。

暂无评论
评论
昵称: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