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与老板

□路新民

在大学教师这一群体中,不知从何时起,某些学科的导师竟被学生们称之为“老板”了。当然不是全部,但大有约定俗成并“泛滥”的趋势。

老板一词,系旧时商店、工厂雇工对资本所有者的一种称呼。解放后,不仅老板退出了历史舞台,而且老板一词也近乎销声匿迹。进入现代社会之后,随着私营企业的存在和发展,不仅一个个腰缠万贯的老板“死灰复燃”,连老板一词的使用也开始泛指所有人。比方说,你去商场购物,去饭店小酌,去景点旅游……到处会听到有人以老板称呼你,哪怕你身无分文。其实,在我看来称呼导师为老板太过于庸俗,有股子市侩和铜臭的味道,但使我不明白的是,一个个受人敬仰的大学老师怎么摇身一变成了资本所有者了呢?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一位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硕士生为我解释了称呼导师为老板的来由。她说,称呼导师为老板的只是在理工学科,而非所有学科。因为理工学科的导师带研究生多是以经济项目驱动,手中有着大把大把的研究经费,参与项目研究的学生或多或少地都能从导师那里得到一些。在这些学科,学生与导师的关系不仅存在着学与教的关系,同时还存有为项目所有者打工、略有所报酬的雇工与雇主的关系,所以学生称自己导师为“老板”也就天经地义了。人文学科则不同了,导师手里少有项目,即便有也没多少经费。想想也是,靠爬格子又能挣多少钱?所以,学生也就不把自己导师称为“老板”而直呼其老师。

当然,人文学科的学生们丝毫没有瞧不起或贬低自己导师的意思,毕竟受学科性质和市场经济决定。然而,比较这两类导师和他们的学生,我发现两者在学习状态上存在的差异却很大。据我所见所闻,老板式的导师和学生更忙。他们要么在计算机房、在实验室,要么外出实践、调研,几无双休日和寒暑假。他们并非为钱打工,而是任务驱动、身不由已。相比较而言,人文学科的导师和学生就轻松了许多。据研究生自己说,白天懒觉睡到晌午,晚上电视看到半夜,要么做个三五天的短途旅行计划,约上几个同窗外出旅游。我相信这绝非全部,但根据逻辑推理,我又相信这绝非个别!

在同一所大学校园,同是同时进校的研究生,为什么会出现截然不同的两种学习状态呢?我以为一是学科特性使然,二是市场经济使然。说学科特性使然,是因为人文学科更适合个体劳动,而理工学科则更适合群体劳动。说市场经济使然,是因为这十几年来,我国经济体制转轨的成功,其影响已波及到了教育领域。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感召下,教育为社会发展服务,为经济建设服务,已成为许多大学和科研院所的“行动纲领”。比较而言,理工学科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推动更直接,且在项目的数量、经费上都要比人文学科来得充足。正是这样,我们的大学校园也终于出现了“腰缠万贯”的项目所有者,即学生们称呼“老板”的硕导、博导。这些校园里的老板在观念上与社会上的老板们一样,就是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追逐的是时间和效益。所以,在项目驱动下的学生们既要保证学业的完成,又要与师哥师妹们合作去完成导师领衔的项目。

大学校园出现的这一现象为我们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现代环境下人文学科的学生究竟怎样培养?如果按此模式培养,我以为学生很难走上社会,适应社会,为用人单位所爱。当然,人文学科的学生也应该自爱,要珍惜年华,用功学习。时下不是流行“学会生存”的理念吗,对学生来说,就是要学会适应社会,这样才不至于毕业后找不着工作,不至于为用人单位所弃。

导师与老板,都只是一种称呼,而将导师称呼为老板,背后却隐藏着很多很多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包括学生培养的问题,很值得那些人文学科的导师们深思。否则,我想党中央领导怎么会急呼要大力发展和繁荣哲学与社会科学呢?

 

暂无评论
评论
昵称: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