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 量 与 教 育

□中原

当教育对象还处于温饱生活水平线之下的时候,国家或地区的教育目标充其量也只能定位在扫除文盲,或六年或九年或十二年义务教育的“人人享有教育”上,现在,一个顺应教育全球化的崭新目标从亚洲开放大学协会(AAOU)第18届上海年会上得到了32个国家和地区400余名开放与远程教育专家学者的确认:那就是“人人享有优质教育”!

什么是优质教育?就是要有好的老师,好的技术和好的服务。精英大学应该如此,开放大学也应该如此。优质教育并不是要所有大学都办成哈佛、牛津,倘若真是这样的话,用杨福家院士的话说,那将是一场灾难!教育是个大系统,每个大学都是一个有着自己特色质量的学校,让约翰·丹尼尔爵士说来,任何排他性的观念和行为都是错误的!开放大学不仅要对学习者的学习和服务开放,更应向精英大学的学术精英开放,与他们联手实现人类社会的质量教育。尽管存在国家和地区间发展的不平衡,但远程的、开放的、移动的技术能够并已经为所有人带去了优质教育,德斯蒙德·基更博士的报告以非洲的案例再一次告诉亚洲,移动学习是最新一代的学习方式。经济的全球化为我们教育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技术的迅猛发展挤压着科学文化知识的半衰期越来越短,詹姆斯·泰勒主席手中的一组数据告诉我们,当今生物技术、天文学、计算机和软件、环境科学等学科文献90%以上都是1985年后产生的。这似乎在揭示:这些领域的专家如果在近20年什么也不学不做的话,那他今天就是一个学术上的废人。

都说现代社会是个残酷的社会,一个不思进取的民族必将被淘汰于世界民族之林。远程教育在中国究竟是不是一门学科?本刊今年新设置的栏目——高阶访谈,已经为我们的读者连续引入了可资借鉴的国外相关学科的思想和做法。本期访谈的是美国成人教育学著名学者莎润·梅里安教授,很值得学科派一读。汪琼博士连续三期有关美国教育技术CEO论坛,尤其STaR评估量表的研究,为的是启迪我们的教育决策者、学校领导者、信息化管理者的思想,研究和实践中国的教育信息化,真可谓煞费苦心。

我在这里特别要告诉读者的是:本期是为迎接2005年扩版专门编辑出版的一期试刊,其中“国际交流”是个英文栏目,目的是为您提供原汁原味的外国专家学者撰写的学术论文,我们十分欢迎中国的专家学者也能提供中英两种文本撰写的学术论文。以促进中外开放与远程教育领域的学术交流。

2005年,我们将努力提供优质文章供您阅读和欣赏!

 

暂无评论
评论
昵称: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