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与学术

 

路新民

 

对人文现象的关注,对人类本身与社会发展关系的关注,已经成为现当代学术领域的一个倾向,无论学术界抑或读书界皆为如此。上世纪初以来西方对其研究的极大兴趣,我国在80年代对其研究掀起的热潮,以及当前从人文视野观照学术发展的研究,都表明了这种倾向的深度和广度。

性格是表现在人的态度和行为方面的较为稳定的心理特征,如温和、暴躁、懦弱、刚强……是个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性格是在一个人的生理基础上,在一定社会环境中逐渐形成、发展和变化的心理表现。由于具体的生活道路不同,每个人的性格会有不同的特征和表现。学术是指较为专门的系统的学习和问难,思辨是学习与问难者的一种主要的修养方法。所谓学问,就是在探寻难题、解决难题的过程中学习和修炼而成的学术思想。

按照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观点审视我们自己的学术,不能不说中国学术与世界先进学术在整体上距离越来越大,尤其中国的教育,包括指导教育实践的教育学理论。前不久,我曾聆听一位西方学者在香港的一次有70%多为中国内地学者参加的远程教育国际研讨会上的总结时说,本次会议所征集到的论文,其学术质量大多平平,且多为20多年前世界早已研究了的课题。最近,我又听一位即将召开的全国计算机辅助教育学会年会的论文评审专家说,其所审论文的学术质量真不敢恭维,实在太差!这使我想起前几年在北京召开的全球华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其所征集到的600多篇论文中,在论文质量的相关度、技术性、重要性和原创性等四项指标上,大陆学者除了第一项接近4分,其余均没有达到3分;而境外学者除第一项超过4分,其余各项均超过大陆平均数值。在论文写作的摘要、引言、组织结构、语言表述、参考文献等五项指标上,大陆学者没有一项超越境外的。这些已足够说明,大陆学者的学术论文质量的确存在着研究方法和写作方法上的严重问题。一位专家告诉笔者,因为如此,所以中国学术很难获得国际评审专家们的认可!

中国教育的学术质量问题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我们不排除教育理论的落后和实践的浮躁,也不排斥教育政策、科研导向、评价体系等方面存在着的诸多问题,但有一个很少为人所感觉的就是受人文社会环境影响导致的人的性格变异。性格的变异,已经使得更多的人变得中庸且温顺,短视且功利。不少学者已经不是在做学问,而是为了晋级、加薪、提职、完成任务和获取学位,如教师为完成教学科研工作量、研究生为完成公开发表指标量……总之,是为写论文而写论文,绝非为“问难”而“学”、而“教”、而“研”。如此性格在如此环境之下做所谓的“学问”,怎么能做出大学问,诞生出诺贝尔奖的世界顶级学者?

学术研究需要创新,创新需要拥有自己独立的观点,需要与世界接轨的研究方法和写作规范,而不是以“中国特色”障人目、掩人耳,自欺欺人。

浮躁的社会环境,使得中国学者不再耐得住寂寞。一辈子只出版一部国家级的专著、只发表几篇影响领域的论文、培养几个享誉世界的弟子,已经太不现实,太不时尚。否则房子、车子、位子、票子、娘子、孩子……将一无所有,而把自己堕落成一个真正的无产阶级。因为不愿意追求质量而跑数量,因为不甘堕落而追求现实,人的个性不知不觉地为社会环境所改造,学术的个性也在不知不觉地为自己的性格所变异。久而久之,学术论文、学科专业、学术期刊,一切尽在变异中。

中国学术要繁荣和发展,学者的个性绝不能丧失,尤其在这浮躁的人文社会环境之下。否则,不仅丢失的是中国学术,重要的是丢失自己的个性和思想。我相信,变异社会中的学者应该具有抗变异的能力!

暂无评论
评论
昵称: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