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与决策

 

中  原

 

理论并非都能够指导人们的实践,惟有科学的理论才具有指导实践的重要意义,反之空洞的理论却可以误导实践。所谓科学的理论是在社会实践基础上产生并经过社会实践的检验和证明的系统化了的理性认识,是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性的正确反映。而所谓决策,就是人们在行动之前依据一定理性认识和判断所作出的具有实践指导性的决定。同理,科学的决策必须依附于科学理论为前提条件。失去科学理论,决策将是盲目的决策。

远程教育追求规模、质量和成本,这是巨型大学所以成功的一大法宝。远程教育是否需要独立成为一门新型学科?中国远程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究竟如何构建?等等这些不得不需要科学理论的先行,也不得不需要决策者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作出科学的决断。远程教育在英国并非都是成功经验:UKeU(英国网络大学)经过四年惨淡经营之后最近不得不宣告关闭。究其原因就是不具规模、成本高昂。中国广播电视大学系统所以能够发展至今,最珍贵的经验也就是规模巨大而成本低廉,但学术质量问题依旧困扰着它而无颜于社会。艾伦·泰特从学生支持的角度为我们展开了一幅远程教育和网络化学习的质量“图解”。UKOU从流失率数字入手,强化课程内部的设计质量,尤其学习者学习要素,使我联想起教育现象学国际大师马克斯·范梅南先生的教诲:关注学生本身,关注学生的学习体验。这是区别于传统教育理念的根本。远程教育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形态,理应借用一种新型的教育学理论指导远程教育的实践。教育现象学可能是一盏指路明灯。

时下中国学术圈似乎也存在一种“黑洞”现象,尤以远程教育为重。理论、决策、实践三者之间脱节现象严重到了各自为政、互不相干的境地:理论追求思辨,决策不切实情,实践仅凭经验。处于上位的思辨理论下不来,处于下位的实践经验上不去,以致居于中位的主管部门失去了以科学理论指导实践的决策依据。这是中国远程教育当下面临的最大困境。窃以为,要摆脱这一困境,惟有学术研究人员给远程教育实践中发生的问题以极大关注和足够研究,努力为决策者和实践者提供有指导价值的理论和实践的参考依据。由此,理论究竟怎样为决策服务,决策究竟是否需要理论,包括实践与理论的关系等问题也就不言自明了。

包括决策者和实践者在内的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理论,是摆在中国学者面前的一道永久思考题。它需要思考的是中国远程教育种种宏观的微观的、理论的实践的、教育的教学的、教师的学生的、经济的社会的、技术的人文的、外来的本土的……

暂无评论
评论
昵称: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