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课程改革的若干深层次思考
——从我国新一轮数学课改说开去
郑毓信
(南京大学 哲学系,江苏南京 210093)
【编者按】作者在本文摘要中自述:“除了各种显性表现外,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产生着一些隐性且又十分重要的影响,这就是形式主义的盛行和教师成长模式的剧变以及关于我国未来社会合格公民的不同定位。由于实践产生的影响并非都是积极的,因而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并采取适当措施予以纠正或加以必要的引导。”……但是,我们并不能就事论事的去读、去思考能够窥见大问题的小话题。即,尽管其谈的是基础教育中的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的深层次问题,尽管这些深层次的问题带有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所有学科的普遍性,但这种普遍性绝非只是基础教育所有,整个教育(包括远程教育)也同样存在,而且作者所思所虑的问题已经超越了课程改革和基础教育,超越了教育教学,达到了对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及其研究的一种深层次反思的境界,比如如何进行国际比较教育研究?如何正确认识国外和自己?如何看待自上而下的教育行政行为?……联想到已经结束的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与开放教育试点”的总结性评估,又有多少远程教育的学者和实践者真正在做深层次的反思?难道中国远程教育还真的不很成熟吗?可以说,中国远程教育还没有像郑毓信教授这样的从事基础教育数学学科研究的重点大学哲学系的“哲学家”如此深情地关注着关乎“试点”命运的众多芝麻小的问题,我们能从本文“参考文献”中也可以见到这位大家所发表的“小题”文章之累累硕果。
【关键词】形式主义; 教师的成长模式; 未来社会合格公民的适当定位
【中图分类号】G423.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179(2006)04-0019-08
【作者简介】郑毓信,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数学教育大会(ICME10)国际程序委员会委员。
Remarks on the Recent Reform of Mathematics Education in China
ZHENG Yuxin
(Nanjing University,Nanjing 210093,China)
Abstract: Besides various explicit features, the recent reform of mathematics education in China also has some implicit but very important influences. These are: the prevailing of formalism, the radical change of the pattern of teachers' accomplishment, and different identification of the qualified citizens of the future society. Since these influences are not all positive, more attentions should be paid so that they could be avoided or corrected in time.
Key Words:formalism; the pattern of teachers’ accomplishment; the identification of the qualified citizens of the future societ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