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与深度
行云
站得高就能看得远,只要视力正常。站得高能否看得深,就有点复杂。以如何透视慕课为例。
2000 年麻省理工宣布线上免费开放其课件,引起一定轰动,但影响有限。2008 年两位加拿大学者首次提出MOOC 的理念和模式,除学术圈外,几乎没有人知道。2012 年,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和斯坦福大学几乎同时推出了三大MOOCs 平台,将海量课程上网公开,“ 旗舰效应”顿显,全球精英大学纷纷尾随,各国高校和政府赶快谋划对策。沉淀几年回头看看,发现不同国家、学校和个人的对策大相径庭,原因往往与对慕课浪潮透视的深度有关。
慕课就是课程上网,身在教学第一线的教师一般会得出如是结论。教师要回答我的课程要不要、能不能和如何上网,上网意味着对自己提出了哪些知识和技能要求,要花多少额外时间及其对自己的工作、研究、升职和日常生活的影响等。处于院系日常教学科研领导层次的院长必然要回答更深层的问题:课程上网是多此一举还是进步和创新?它的效果一定好于传统面授教学吗?对教师课程上网是鼓励还是限制?哪些现行的教学和科研管理规定要进行必要的修改?院长间的分工要做哪些调整?还有成本与经费等。
教师和院长们面临的问题也是大学校长们必须回答的问题。站在大学领导的高度,还必须回答更多更深刻更全局的问题:慕课及其代表的模式对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模式、办学质量、办学效益、对学校未来发展方向、战略、途径意味着什么?学校应当站在什么高度、用多大力度面对这一挑战?是继续按照传统模式争当双一流、对慕课等着瞧,还是通过慕课认清未来教育发展的趋势、争当高等教育改革创新的“ 弄潮儿”?
站在教育金字塔最高层的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必须弄清从麻省理工学院的课件资源开放到哈佛等名校发起的慕课浪潮究竟意味着什么?仅是一个教育技术和教学方法问题还是一个重要信号:一场由信息技术推动教育转型的深刻的教育革命?信息技术正在世界范围内推动各国经济转型、社会转型,我国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是否存在传统模式向适应信息社会、知识社会和全球化社会学习需求的转型挑战?课程上网、双模式多模式办学和混合式学习对于满足人们社会转型时期愈来愈多样化、个性化、泛在化、碎片化学习需求、对于克服全球范围内愈演愈烈的教育公平问题的巨大潜力何在?我国高等教育的“ 双一流”建设和建设“ 高等教育强国”是否必须明确包括回答上述挑战?等等。
有人开玩笑,说“ 屁股决定脑袋”,例证是一个在机关管理高等学校、总是讲“ 放权要谨慎”的人,一旦当了学校领导马上改变立场,抱怨学校自主权不足,难以主动办学等。这说明,不同层次、不同岗位的人看问题深度有明显差异,位阶高的人,有条件、有可能、也要求看得深一些。而事实不尽然。只要视力好,站得高就能看得远;但要看得深,则要有对事物由浅入深、从现象到实质、从历史到未来的深刻的一叶知秋、触类旁通的洞察能力和无私的敢于面对挑战、敢于创新的学术勇气甚至政治勇气。再以慕课为例。发起三大慕课平台的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和斯坦福大学都表示,发起慕课的重要宗旨是在全校范围内探索双模式教学和推行混合式学习,改变完全依靠面授的教学、教育模式,是面向未来的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的一个重要方向。我国高校对这些“ 泊来品”,从学麻省理工学院公开课件创“ 精品课程”、建网络学院,到跟慕课浪潮搞课程上网,往往是学其表而舍其里,鲜有提及要去触动一下传统教育理念、模式、体制、机制的,轰轰烈烈开始,虎头蛇尾收场,皆因对影响教育未来重要现象缺乏深究深察。
站得高能看得远。站得高并看得深,看来难一些但更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