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与宽度

 

□路新民

 

人的生命深度是有限的,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但是,人的生命宽度却是可以由自己意志去把握的。大凡事业成功者都深悟此理:在有限的生命历程中努力拓展事业的宽度,为人类社会的发展作出个人的最大贡献。这是我从许多事业成功者身上悟出的一个道理。

联想到自己所从事的编辑职业的经历突然感悟:学术研究也同样存在深度与宽度。大凡好的学术论文,皆具备论述的深度与举证的宽度,这正反映了文章作者学术背景的专业深度和视野宽度。反之,不被编辑看好的大多是些既无深度也无宽度,即泛泛而谈;抑或有深度却无宽度,即不能自圆其说;或者有宽度而无深度,即无学术价值。这些职业的感触,在我看来如同人的生命深度与宽度之道理一样,具有真理的科学性质。

综观教育技术学专业博士生论坛上的作者论文陈述,应该说他们的深度已经具备,但宽度的缺失却是无可厚非的。所谓宽度缺失,即指观察点的位置不当。需要理论举证的时候不是无理论,而是跨学科理论功力的不足;需要事例举证的时候也不是无事例,而是对事例典型性、普遍性把握的不准。这些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呢?我认为,关键还是在于个人知识的涉猎面不够,导致思维上的“井底之蛙”——维度的单一化、绝对化。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办法,就是多读点哲学和逻辑学。在我看来,读哲学的目的在于解决我们“看”世界的思想方法论,读逻辑学的目的在于解决我们“说”世界的思维逻辑性。除此,我们还应该读些与本专业相关的其他学科知识,比如社会学、心理学等等。这些对年轻的硕士和博士来说,不仅需要而且必要。在具备学术深度的同时拓展个人的学术宽度,这种深度就是一种基于宽度的深度,比较仅有深度的学者及其文章来说,其就能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思维和举证也就更具逻辑学和科学性。所以,我不主张本硕博专业一路到底的个人专业发展路径,而更欣赏跨专业、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从这个视角看,我比较主张年轻人有一段跨国教育的经历。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我如上所说的可能更适合社会科学而非自然科学。但是,自然科学教育需要人文社会科学的介入也正是当今世界教育发展的流行趋势。所以,走跨专业、跨学科、跨领域、跨国界接受教育的复合型人才之路,应该成为莘莘学子未来发展路径的一种最佳选择。

无论我们今天从事或者未来将要从事什么专业,我相信,具备一定宽度专业背景的必将对其所从事的专业深度产生非同一般的影响。

前不久,北京邮电大学孙鸿飞同学给我来信向我咨询报考国外大学博士专业的意见,我没来得及给他回信。如果他能读到我这篇狗屁文章的话,就权当是为他而写的回函。需要多说两句的是,我希望他能去读读哲学。因为我感觉我国的教育技术学专业领域,太缺具有哲学底蕴的学者了。我也和我的实习编辑说过,读哲学不是要你今后去做哲学研究或当哲学家,而是运用哲学的思维方法去发现、研究和解决我们今天的教育、教育技术和远程教育等一切社会现象。

我的一位大学朋友告诉我说,现在好多大学已经不开哲学、逻辑学这些公共课了。但愿我的这篇狗屁文章也算是对他的回应:繁荣和发展我国的哲学社会科学需要专业机构的深度,也需要社会环境的宽度。试想,一个没有思想深度与宽度的民族,怎么可能傲视世界民族之林?

感谢社会的大家们给了我“生命”深度与宽度的启迪,使我联想到了“学术”的深度与宽度这一哲学命题!这正验证了“文如其人”的道理,其实又岂止文如其人,学术也是如其人的。作为学者的学问功力,关键还是在做人的深度与宽度:人做好了,学问就自然做得好,其所撰写的文章质量也就不用说了。

 

 

暂无评论
评论
昵称: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