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与创新

□汇中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逐渐意识到当前任何教育改革的理念、政策与举措的落实,都离不开课堂一线的教师和学生。因而,无论对于基础教育,还是高等教育、继续教育,课堂都是21世纪教育创新发展的难点与攻坚战。

本期,南京大学桑新民教授基于十多年对信息时代大学学习方式创新的实践和理论研究特别撰写了《21世纪:大学课堂向何处去?——“太极学堂”的理念与实践探索》。该文对西方工业文明土壤中产生的传统课堂进行了深入剖析,揭示了在信息技术与学习科学的合力推动下,传统课堂向高效学堂转型的历史潮流;文章更具有创新性的地方在于吸收中华传统文化与教育智慧,融会东西方大学精神,吸纳当代非线性科学理念与方法论,提出并践行了“太极学堂”的理念,即通过网络课程与现实课程、学习主体与学习环境的双向建构和太极运转,以焕发中国大学课堂的应有生命活力。无独有偶,中国教育信息化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也逐步从宏观建设走向微观建设,更多关注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建设,关注技术如何促进教与学方式的变革。“智慧学习”的栏目主持、北京师范大学的黄荣怀教授,就与其弟子围绕《智慧教室的概念及特征》、《电子教材:概念、功能与关键技术问题》描绘了未来的教室、教材。当然,教育改革是一个充满创新的复杂系统,需要各方面的协调运作。南京大学刘永贵等学者通过访谈北大、清华等五所信息化建设卓有成效的大学的IT主管,发现人、财、体制、策略等因素的发挥是我国大学信息化建设成功的关键,但也发现信息化体制还不够规范、科学。

放眼全球,李爽等学者对第24届国际开放与远程教育理事会世界大会的综述反映了当今世界,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利用开放与远程学习推进全球能力建设方面的经验、全球开放教育资源的新进展及挑战,以及开放与远程学习自身的发展、创新和问题。反观轰轰烈烈的中国开放大学的创新发展,上海开放大学的杨敏教授等利用SWOT分析法剖析了当前中国建设开放大学的基础、机遇和挑战;天津广播电视大学的王冰教授则从辨证否定的方法论视角分析了中国广播电视大学系统波浪式前进的历程,提醒开放大学的建设要加强自我意识,始终关注质量、加强特色课程意识;重庆广播电视大学的余善云教授则围绕学科与师资队伍建设这一大学内涵建设的核心要素,在比较和分析普通高校和国外开放大学经验的基础之上,提出中国开放大学学科与师资队伍建设的目标和路径。此外,本期还有很多创新的研究成果,期待着您的关注!

暂无评论
评论
昵称: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