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与财富

□路新民

    人活多久才算是满足了呢?这个问题很难回答。我不是搞生命科学的,即便是搞生命科学的人也很难回答这个问题。有的人活得很短暂,但是却为人类留下了宝贵的财富;有的人活得很长久,但却没有给人类留下一丁点儿的财富。财富与人生的长短没有必然联系,而与人的精神状态有着必然联系。这个精神状态,不仅是指身体的健康与否,而是指在他的有生之年为人类做出了多少贡献。人,各有各的活法。但作为人类的一份子,究竟为人类做出了多少贡献,为后人留下多少遗产?我不是人类的评论家,也无需评论人的贡献。我想借此说的是中国教育技术界的泰斗人物南国农老先生的90岁生日。

    南先生快过90大寿了,老先生所在的西北师范大学和华南师范大学联合为他祝寿,当然这也是在中国教育技术协会的指导下所进行的一次生日派对,这是无可厚非的,因为南老先生已经为中国教育技术的学科建设留下了一大笔宝贵财富。今年4月,我在南京大学听桑新民教授说起老先生的故事,说起为纪念老先生的90岁生日而写的两篇文章,我很受感动。一句话,就是人活着为谁而活?人为什么活着,那是爹妈给的,我们无需讨论。我要说的是,人活着究竟为谁而活?这是很现实的一个问题。试想,一位90岁的老人还能带博士生,还能坚持终审《电化教育研究》杂志的每一篇文章,还能东奔西跑地去全国各高校讲学……,这是一种什么精神,是一种什么状态?我很难对老先生的精神和状态作全面的评价,我也知道自己做不了这个评价,因为我和老先生的私交还没到那个份上,充其量也就是和老先生主编的杂志的代言人杨改学教授有些私交,知道老先生“把关”杂志发表的文章很严,所以,《电化教育研究》才取得CSSCI教育学类来源期刊的第3名,中央电化教育馆的《中国电化教育》获得第4名,我这本《开发教育研究》杂志才获得第11名。说心里话,作为我们前辈的老先生,90高龄还在实实在在地主编一本居全国第3位的杂志,值得我们晚辈学习,令我们敬佩。

    我听过老先生的报告,那也是前些年的事了。但我感觉不到他已是那么高龄的学者,他的口齿伶俐,思路敏捷,个性很强,始终在为坚持自己的思想演讲着。包括在叫电化教育,还是叫教育技术专业的问题上,西北师范大学就始终如一,坚持着叫电化教育专业。就从这一件小事上,说明老先生很坚持自己思想。其实这也不足为怪,不就是个名字吗?实际情况是怎么样就怎么样。再说,人家美国不是有家很著名的麻省理工学院也没有因为校名的不雅而改名为大学吗?人家照样做着自己的事,照样冲进了世界一流大学的行列。也决不会因为自己是个学院就不招硕士、博士的研究生,更不会因为自己是个学院就不出诺贝尔奖得主了。所以,世界上确实有很多“名”与“实”不符的案例,跟在人家屁股后面“追风”不是大学的精神,实事求是才是大学所追求的精神。

    专业建设是这样,大学建设也是这样,都是因做人而引起的作用。所以,我倒是很欣赏老先生的脾气性格,包括家居兰州而始终不移,为祖国西部的高等教育建设和发展贡献着自己毕生的经历。仅这一点精神就足以让后人学习终身。这绝非年岁大小或老少的问题,而是每个人的世界观问题。想当初在建国初期,老先生从美国归国就置身于西部的兰州,也就是三十多岁吧。试想,他能放弃舒适的海外生活而投身于祖国大西北的教育事业,这是一种什么精神呢?有时我也在思考,现在的西部人为什么都喜欢往东部聚集,尤其是大学生?所以我还是要说,人生是要讲究点精神的。有精神的人,无所谓活得多久,也算是为社会、为人类做出了贡献。反之,即便你有再多的财产,也不见得就活得有意义,因为他终将会失去这笔财产,而度过庸庸碌碌的人生。

 

暂无评论
评论
昵称: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