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与效能

□中原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技术发展的不竭动力。在生产领域,创新的目的在于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在管理领域,创新在于提高组织和个人完成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可以说,在各个领域,创新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要提高效能。教育领域也不例外。

其实,教育效能研究在英、美等西方发达国家已经有40年的历史,在全球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人们开始越来越关注教育质量,这也使得包括教师效能在内的效能成为研究热点。教育效能大致经过了关注内部效能—外部效能—着眼未来这三个阶段。随着我国信息化进程的加快,技术在教育中的创新与应用也使得教育效能研究的内容发生了变化,或可称之为技术创新效能。本期《开放远程教育在学习型城市建设中的创新与发展——上海电视大学的实践与探索》是上海电视大学近期获得的第六届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的申请材料原文,这是上海电大十年来在技术创新的推动下,构建起来的具有高效能的终身学习系统,其“大学+系统+平台”模式充分体现了学校在追求内部效能完善的同时还不断追求外部效能和社会效能的实现。这才是创新的终极追求。但这过程中首先需要的是使用者对新技术的接受和采纳,之后才有使用效果一说。高峰的《教育技术的接受和采纳:几个相关理论的比较》通过梳理六个具有代表性的信息技术接受和采纳理论和模型,为教师技术使用效能的提高提供了启示。王佑镁的《影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效能的教师个人变项分析》则从教师效能的角度考察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质量。魏顺平等作者的《教学设计自动化语义模型及其实现方法》一文,通过对国内外已有研究的系统梳理,构建了旨在提高教学效能的教学设计自动化语义模型及工具,对教学设计实践很有裨益。促进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能始终是教育技术创新和应用的目标,张红艳等作者的《网络远程学校绩效的研究》通过个案研究,为提高远程学习者的学习绩效提供了有益的实证研究结果。如前所述,当前教育效能研究越来越着眼未来,强调教育的开放性,支持学习者个人、组织、社区和社会多层面效能的充分发挥,何俊辉的《开放教育的市场导向体系战略模式建构研究》和余平等作者的《开放教育资源的版权与访问权许可研究》从强调教育资源的市场性和开放性来提升教育的社会效能,为我们提供了新的视角。

总之,创新是要讲效能的,没有效能的创新不是成功的创新,但我们也要警惕效能主义,创新和效能一样,是科学也是艺术,一定要使用得当。

 

暂无评论
评论
昵称: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