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与思想

□路新民

 

一个人和另一个人,两人互相交换各自手中的苹果,结果他们得到的还是各人一只苹果,而绝非两只苹果;还是他们两个人,如果两人互相交换各自的思想,结果他们得到的却绝非各人一个思想,而是两个甚至大于两个的思想。智者们常用这个比喻来说明人际思想交流对个人成长与事业发展的重要。这个道理谁都明白,所以,利用一切机会与他人进行思想交流也就成了今日社会之时尚,休闲场所之一道亮丽风景线。

现代都市的啤酒街、蹦迪街、小吃街等就是为迎合现代都市人繁忙工作之余的精神放松而形成的街景和人气时尚。上海的绍兴路则是一条闹中取静,背靠海上数家著名出版社的“千米”文化街。汉源书屋,仅是这小街十来家“书吧”中的一家。在这安静得窗外雨打梧桐树叶都能听得清的屋内,书香雅韵中的人们俩俩相坐、谈书论道、品茶聊天,成了时代思想者最适宜的交际场所。

中国外交学院院长吴建民曾在讲述他赴巴黎就任驻法大使的感受时说过,在他即任驻法大使后的最初日子里,案桌上几乎每天都能收到有邀请他及夫人赴宴的请柬。按常人的思维习惯,邀请者应该是从事外交工作的他国大使。但事实并非为他所想像和理解的那样,而多是法国上流社会各阶层的著名成功人士——企业家、金融家、艺术家……吴建民在寻根法国文化产生之背景时突然感悟:法国文化就是产生于这种不同阶层、不同领域的人与人之间的思想交流与碰撞之中。

而我也由此感悟:人与人之间的思想交流是发展和完善自我的重要手段之一。倘若将自己封闭,或者只是与喜好相同的同类或同领域人群的交流,或者只是追求“I”型人才观的深度而不顾及“T”型人才观的宽度与深度,那我以为,I型人才是很难达到T型人才之深度水平的,因为学术的深度是需要宽度作前提条件的。岁末年初,我在广州2006年全国教育技术学博士生论坛上感悟:主题演讲和论文点评者,主办方邀请的为什么尽是教育技术学之领域的专家学者?为什么不能将自己置于大教育学的背景下,邀请一些与教育技术学相关的其他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来做主题演讲和论文点评呢?我在论坛上曾指出,现象学是哲学的一个分支,上个世纪中叶国际上就已经有人将用现象学的视角开始触及教育学,三十年后终于形成了现象学教育学这门新兴学科;本世纪初,国际上又有人将信息技术和远程教育与教育现象学联系起来,研究两者之间内在关系的各种现象和问题……,为什么我们不能将自己的视野放大,邀请他们(包括其他领域的相关专家和学者)来为我们做演讲和点评呢?

领域需要内部的交流与对话,但更需要与外部的交流与对话。上届论坛上,得知华东师范大学将举办首届世界ET 学术峰会,而令我最为关注的是其中的教育学原理与教育技术学两大阵营的高峰对话,因为它不仅符合我的办刊思想,更重要的是符合繁荣和发展中国教育研究的学术理念。暑假期间,对话结束形成文字并刊载于本刊之后,被《新华文摘》2006年第24期转摘并上封面要目的事实说明,学科与学科之间的交流与对话,绝非只是苹果与苹果的一般意义的物质交换,而是思想与思想的特别意义的精神交换。

人与人的交流如此,领域与领域的对话如此,读书也是如此。“精读”和“精读与泛读”的关系就是I型与T型的关系。这是一种由认识观决定的读书观、事业观和人生观;反之,人生观又能影响人的事业观、读书观和认识观。我相信,博览群书、善于交流、视野宽广者,其思想必活跃、性格必开放、心态必年轻、学术也必定能有成就。所以,我真诚希望领域的学者和学子们尽快跳出自己的学术小圈圈,去海纳百川、放眼世界,包容各色人等的学派观点,把自己的学术研究置于科学的背景下去做宽、做深、做强。

 

暂无评论
评论
昵称: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