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脑与电脑

中原

    电脑的出现,解决了不少本应人脑解决的繁杂事物,比如计算、统计、分析、处理等等,于是就出现了使用电脑完成终绝研究过程的实证研究。但是作为人的学习来说,究竟如何学习,怎样提高人的学习效率?看来这绝非教育科学研究者,也绝非脑科学研究者所能解决的问题,而是需要彼此双方甚至更多领域的共同参与、协同努力方能给予解决。所谓跨学科、跨领域,抑或跨国的国际化研究,其基础也就在于此。

    南京大学刘春雷博士等三学者《脑科学视角下的教育技术理论与实践》一文,应该说还不属于真正的跨学科研究,而只是本领域的人在研究相关领域的问题。如果这篇文章拿给脑科学研究者看的话,我相信还是会提出好多问题的。所以,我曾一再呼吁要学会跨学科研究,不仅是研究的问题要跨,更重要的是作为作者的人也要跨,唯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跨领域研究。学界倡导的多学者研究,也绝非师傅带着徒弟,抑或师兄弟师姐妹的研究团队,而是走出领域,寻求有着共同研究主题的他领域的专家学者协同研究某个课题,这样才是真正的跨学科、多作者的团队研究。河南大学蔡建东博士,江西师大杨南昌博士所论及的设计研究取向下的思维特性和模式范例,虽没有刘春雷那篇论文涉及脑科学的面那么强烈,但也属于学习科学研究的范畴。国外学习科学研究团队的人员组成基本上都是脑科学、心理科学的学者。他们出门讲学的对象不只是本领域的,更多的则是他领域的,包括教育技术的,教育学的。记得裴新宁博士曾在专访CSCL研究国际著名专家皮埃尔·狄隆伯格教授的时候说过,他的研究团队成员背景绝非都是教育学的抑或计算机科学的,而是十分广泛。裴新宁告诉说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就是,他所领导的这个团队其研究成果十分丰厚,即便你坐在他的办公桌前,他也能使用电脑测出你的学习风格。当然我也相信,电脑也只是一种工具,只能测出你学习的大致风格,却无法深入你的人脑。但不管怎么说,有了电脑之后,我们的研究视野开阔了许多,许多新知识无不从中诞生。

    现代远程教育不就是其诞生的一项成果吗?我们的传统教育自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渗透,不也在不断地进行着改革与发展吗?所以我说,现代的教育论文无不渗透着教育与技术的参合,没有了技术就不能称之为远程教育,同理,失去了教育其也就不能称之为远程教育。教育是本,技术是末,这样才能成长为树木,成长为参天大树,甚至一片树林。人脑与电脑的关系也是如此。21世纪的今天,技术与电脑的确到了不可或缺的地步了。

暂无评论
评论
昵称: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