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构建新时代“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必由之路的教育信息化——全国教育大会与教育信息化笔谈之二
发布时间:2019/4/6 10:40:12

 

作为构建新时代“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必由之路的教育信息化——全国教育大会与教育信息化笔谈之二

章晶晶 王钰彪 MOOC 33

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新时代坚持立德树人,为建设教育强国培育更高水平的人才所提出的要求。信息时代背景下,信息技术已成为教育深度变革的内生变量,信息素养将成为新时代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基底和纽带,新的信息技术发展又将为提升教育治理能力、变革教育评价机制、构建教育体系提供有力支撑。在“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的构建中,教育信息化必将融入顶层设计,并在教育各环节、各领域的改革和创新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2.0;德智体美劳;五育;全面培养;信息技术

 

立德树人、建设教育强国的任务,对新时代教育培养什么人提出了新的要求。全面发展是长期以来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也是马克思主义对人的发展的要求。在不同时期,全面发展所包含的内涵有所差异。第一次的全面发展理念的转变是改革开放初期,从德智体三育并重、又红又专要求转化为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文件中提出的德智体的全面发展,明确了教育全面培养要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更为全面。第二次全面发展理念转变是从三育要求转为德智体美四育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素质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出台,提出了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的要求。但在这一时期,狭义理解的全面发展偏重学科知识,应试教育下的学业压力不断增加,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呼声越来越高。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的召开,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体系”[1],是第三次全面发展理念转变,即是从四育转变为五育并举,并强调在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再度明确了全面发展是在综合素质上的全面,而不是文化知识结构上狭义的全面发展。

 

中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一直围绕着育人目标的转变和在信息技术进步下探索前行。改革开放初期,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等战略的提出,使得科技与教育的优先发展逐渐成为全社会的共识。随着全球互联网产业和信息技术蓬勃发展,教育信息化方兴未艾,承担起大众教育和素质教育理念下教育改革发展的使命,早期的电化教育、多媒体进入课堂教学都是围绕着这一需求推进的。随着信息社会到来,教育部印发《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开始将信息技术融入教育工作纳入统筹考虑。党的十八大以来,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要求更加迫切,党和国家对互联网、信息技术的重视,又将教育信息化提升到实现教育现代化必要条件的高度。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办好网络教育,这是在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报告第一次对教育信息化作出了明确部署。紧接着教育部印发《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宣告教育信息化已经进入更加坚持时代引领、应用驱动、深度融合,教育治理,更加兼顾探索普及、区域差异、社会各方、顶层基层”[2]的教育信息化2.0时代。

 

新时代立德树人”“五育并举”“全面培养新理念的提出需要教育信息化快速响应,更需要信息化提供有力支撑。第一,新的全面培养理念,注重五育的协调、围绕人的素质为中心开展全面培养,提倡个性化学习尤为重要,也对评价机制破除唯分数论提出要求;第二,新的全面培养理念,增加了劳育,更注重学习与实践的结合,重视培育终身学习能力,实现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的学习型社会的构建;第三,新的全面培养理念,要求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全面发展相结合,要求各个地区、各个领域同步提升;第四,新的全面培养理念,更有构建体系的要求,要在教育体制机制改革、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教师队伍建设上有所突破。教育信息化的推进必将面临新的育人理念,也将贯彻《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所提出的坚持育人为本,面向新时代和信息社会人才培养需要,以信息化引领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全新教育生态,实现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3]的原则部署相关策略。

一、构建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中教育信息化的支撑定位和必要性

(一)中国教育信息化迅速发展提供了基础条件

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与社会实现了高速发展,与互联网、信息技术在全球兴起在时间线上高度契合。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信息产业发展。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明确提出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2015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2017年,国务院出台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信息化已经成为国家重要战略。同时,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建设和应用上发展迅速。根据20189月《教育信息化和网络安全工作月报》,截至20189月底,全国中小学(除教学点外)中,96.3%的学校实现网络接入,91.1%的学校已拥有多媒体教室,其中69%的学校实现多媒体教学设备全覆盖[4]。再到教学和管理中信息化手段应用、教师和学生信息素养提升上,近10年来已经有显著的变化。在信息化发展经验积累上,中国教育信息化构建了“1238”的中国方案:即坚持促进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实践深度融合这一核心理念,坚持应用驱动机制创新两条基本方针,狠抓转变观念、培训提高”“试点先行、以点带面”“开放合作三大关键举措,创新资源共建共享、教师应用、课堂应用、数字校园、网络学习、校际应用、区域整体推进、管理信息系统应用等八类应用模式[5]。在教育信息化1.0时代,中国教育信息化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发展道路。

 

近年来,支撑教育变革的新技术不断涌现。教育部门的制度设计对信息技术的反应非常迅速,对新技术的关注和吸收转化上更加熟练。随着《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出台,各省市陆续出台了本省的方案,具有相当高的效率。同时,在人工智能浪潮席卷全球的背景下,2018年,教育部连续出台了《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关于开展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行动试点工作的通知》,人工智能被寄予厚望[6]。新技术的应用也为构建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的实践提供了可预见的操作性。因此,在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趋势下,构建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必将成为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改革对象,而在新的教育体系设计中也必然要将信息化考虑纳入顶层设计之中。

(二)信息素养是五育协调发展的基底和纽带

 如果说,全面发展的要求是对建设者和接班人提出的较高层面的要求,而在信息社会中人的信息素养(Information Literacy)则是基础性要求。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社会对拥有双深能力,即对掌握信息技术和某项专业能力的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世界各国将信息素养作为人的核心素养,并将其看作创新培育的关键要素纳入到教育体系中。我国互联网环境的迅速发展,塑造了一批“00乃至“10数字化原住民,怎么将这些卷入信息社会的数字土著”[7]转化为具有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且具有正确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的数字公民是教育必然要面对的问题[8]。在新修订的《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版)》,将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9]作为了高中阶段的学科核心素养。实际上,这些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新时代的学生应当具备的信息素养框架。

 

从德育教育的角度,信息社会责任”“信息意识鼓励运用信息工具服务社会。信息素养特别是对贯穿大中小学各阶段的要求,也是德育一体化工程的重要体现。同时,信息素养与德育要求的结合,将推动德育课堂的内容更加丰富,德育的效果更加便于评价和观测。信息素养的提升,也将让学生在网络空间中具备甄别信息的能力和强化自律要求,缩小教师和学生的数字鸿沟,建立新型师生关系。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个整体来推进其与信息技术的融合,才能切实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10]。从信息技术融入智育的角度讲,信息素养提出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提倡开展探究性学习、项目化学习以及合作学习,这将会推动课堂教学产生深度变革,完成现代教学从知识学习到思维训练的转型。而从体育和美育的角度,信息素养中所提出的信息意识,要求学生去主动搜索和使用优质的体育和美育的课程资源和数字资源,开阔视野、得到更丰富的学习资料。

 

我们特别要强调劳育理念的发展,与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密切相关。劳动教育与信息技术第一次产生关联就是从讨论劳动的技术性的问题开始的。早在1982年,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在普通中学开设劳动技术教育课的试行意见》,此后劳动技术课程将劳动技能作为正式的课程加以推进。1984年,《中学电子计算机选修课教学纲要(试行)》颁布,计算机选修课开始在中学推行。进入21世纪后,技术的重要性日益显著,劳动技术教育走向技术教育的发展趋向在我国已经显现[11]2003年,《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将通用技术和信息技术列为两个技术课程科目,也将高中阶段的劳动教育以通用技术课程固定形式下来。从发展历史看,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与劳动教育的理念的发展一脉相承。新时代全面发展的理念,将劳动教育与德智体美并列,内涵更为丰富:劳动教育并不狭隘地指体力劳动或直接的生产劳动,而是基于体力劳动与物质生产劳动的实践活动[12],劳动教育的技术之维更加凸显[13]。认识到劳动教育作为价值观念教育的意义,以及对劳动技术提出更高的要求,是理解全面培养中劳动教育内涵的关键。因此,信息技术教育中的信息素养要求,实质上是加强技术对学生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支撑,从而强化劳动教育。

(三)信息技术是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改革实践中的关键支撑

构建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要贯穿各环节、各领域以及各个子系统,要实现人民满意的教育发展要求,在面临当前复杂性因素和条件下,提升教育治理能力事关成败。而信息技术在教育管理迈向教育治理上提供了基础性的支持。首先,教育顶层设计和决策中需要信息技术支撑。新的教育体系将围绕着人的要素开展,这与原先教育领域对人财物的物的管理之维有一定的矛盾,机构需要梳理转型、资源需要更优化的配置,这就需要通过信息技术来分析和处理海量的数据。同时,运用大数据的处理和分析也会给教育决策带来更科学的支持;第二,多元主体参与需要信息技术支撑。在优质教育资源的供给和教师培训上,要强调政府、学校、家庭、社会等多方参与,形成新的教育治理格局。这就需要教育信息技术提供协作平台,通过区域云平台的建设集中更多的课程资源和学习资料,推动优质课程共享和教师教学经验分享;第三,在评价体系的变革中需要信息技术支撑。大数据、可穿戴设备、伴随式收集等应用,大大拓展了对学生的表现的采集的半径和时长,为更全面、准确评价学生提供了可能。许多学校已逐步探索信息技术为德育的评价难题提供解决方案;第四,在探索和普及上需要信息技术的支撑[14]。教育改革探索的先进典型和优质资源,需要推广、复制和普及到其他的地区,这需要信息技术打通壁垒,形成更为开放的协作平台。

二、五育并举新理念下教育信息化建设面临的问题

(一)信息化建设要打破在狭义智育范畴的视野局限

当前信息技术与教育的融合,集中在探索运用信息技术如何提升课程质量、教学水平和学业发展,以提升学生智育为主要任务,信息化手段一度被看成是课堂教学的附件。这显然是因为信息技术课程推动者,要说服教育部门和学校而进入主流课堂,就要对学校在提升学生成绩、应对升学率的压力的难题拿出具有吸引力的解决方案。因此,率先进入学校的信息技术手段,如多媒体手段、作业批改和成绩分析等,大多是围绕着狭义的智育范畴开展的。信息技术进入学校的难题解决后,人们很快发现了副作用:部分辅助提升成绩和分数的工具特别是管理信息化的内容为学校所追捧,得到了大力发展,而部分强调探究式、启发式的课堂设计等触及课程教学、推动根本性变革的做法,因无法直接促进成绩的提升而被束之高阁,信息化带来的变革力量被自身的服务力量所遏制。因此,在教育信息化2.0时代,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要密切围绕五育并举、全面培养的要求,需要在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共同探索有效的育人途径。

(二)要消除社会对信息技术在德育”“体育”“美育上消极作用的误解

 

信息技术正因为聚焦服务应试教育而被倡导素质教育的支持者看作帮凶而产生情绪化的排斥感。特别是在德育、体育和美育上,教育信息化的工作者也很少关注和开发出具有显著效用的工具和平台。从而在这些方面,信息技术不但不被重视,反而被视作对立面,许多新闻报道和专家论证聚焦于将不良舆情、社会问题,简单归因为信息技术对德育、体育乃至健康带来消极作用。这些观念对教育决策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三)要推动信息技术与全面培养的深度融合和强化保障

 “建而不用的问题是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要解决的重点任务。当前,国内学校硬件条件已有显著提升,在全面培养要求下,应用需要研发,人人通学习空间搭建和两平台的建设仍需大力推进,运用信息技术推动五育培养、建立教育体系等方面还需要拿出有效解决方案。同时,新技术的涌现对传统教育造成冲击,教育与信息技术的赛跑中总是显示出滞后性,容易形成地方、学校因为一次技术革新而一拥而上,又很快因为技术的变革而过时的窘境。教育管理干部和信息技术教师队伍的水平参差不齐,尚无法在学校形成变革性的力量。这就需要加强对教育融合方面的资源和人才的配备,技术发展规律的脉络要把准,对技术发展有预判,对装备的迭代更新有分批次的计划,最终让信息技术用起来,在用中更新、探索和发展。

三、教育信息化推动构建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实现途径

(一)将教育信息化2.0理念和行动融入顶层设计

构建新的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信息技术的融入是顶层设计具有实践性和前瞻性的必要条件。教育信息化2.0行动方案中蕴含全面培养的要求,要将如对信息社会的判断、信息素养以及信息工具融入新教育体系的设计思路中。第一,要明确信息素养的要求与五育全面发展之间的关系。在顶层设计上,就要强调信息素养作为人在信息社会中的基础性素养,明确信息素养在五育培育中的基础性地位和纽带作用。同时,在德智体美劳分类培育要求的实现路径的安排上,也要将信息技术作为重要内容贯穿其中。第二,要在教育宏观政策科学决策上应用信息技术。在重大教育决策流程中运用教育大数据提供决策支持系统,继续推进国家教育科学决策服务系统建设,利用信息化提升决策的时效性与科学性。第三,在评价体系改革上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工具。在学习者学习效果评价上,改变唯分数的机械评价方式,依靠大数据、伴随式收集等方面的新技术更全面、更科学地对学习者进行评估,探索成就评价、过程评价机制。对教育政策治理是否有效的评价,更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推动评价方式和手段的变革,减少政策评估的成本,提高评价的效能和准确性。第四,要为多元参与治理提供技术平台。运用信息技术,搭建政府、学校、企业和社会组织共同参与教育治理的资源平台和互动平台,优化信息化建设中多元主体参与的机制。第五,坚持探索先行和典型推广的机制。在各级各类学校中广泛设立信息技术创新实验室。推动试点一批有条件的学校配置信息技术创新实验室,探索新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途径,为新技术进入学校教育教学提供物理空间和转化条件。

(二)运用信息化促进城乡同步实现五育要求

信息时代的到来,地域间信息化建设存在数字鸿沟”“新数字鸿沟”[15]乃至智能鸿沟”[16]的风险。地区间发展的不平衡,特别是观念和经济上的不平衡,会因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对包括教育领域在内的各个领域造成越来越大的差距。新时代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不仅围绕人的全面发展,同样也是社会的全面发展,更要求全国范围内共同发展。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一直聚焦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推动教育公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李克强总理讲话提出注重运用信息化手段使乡村获得更多优质教育资源。建立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推动区域间协调发展是重点,教育信息化要在促进均衡发展上提供解决方案。第一,要更大幅度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向欠发达地区的辐射。城乡教育不均衡是当前区域内教育不均衡最显著的方面,主要呈现”“”“”[17]的特征。要破解这一难题,目前来看加强地市与区县层面的统筹是最佳的解决方案。通过创新政府、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建立长期战略发展的共同体,优化采购和运维机制,以区域为单位建立资源共享平台,从而推动日常教研活动和资源共享。同时,对存在的边远教学点搭建信息平台,运用同步课堂的建设,将优质课程,特别是目前尚未开足的美育和体育课程进行共享,如海南省教育厅启动的中小学同步课堂试点项目,取得了良好的成效。第二,要加强各地区、各学校全面培养系统的顶层设计变革,找出优势短板。基于德智体美劳的培育要求,区域间、城乡间的关注内容和发展水平不尽相同,对未能达到全面培养要求的内容,如存在重智育轻德育,缺少美育和体育课程资源,素质教育发展滞后等情况,要善于运用信息技术的方法去解决问题。建设智慧校园等项目计划,推动区域内资源的协同。对在五育培育与信息技术融合有特色的做法,要及时挖掘和孵化形成可复制、推广的典型案例,在教育信息化2.0行动中将案例进行集中的分析和推广。

(三)探索五育培养要求下信息技术的支撑手段创新

围绕五育全面培养的要求,在实践中,教育信息化在教育教学模式创新、学习环境与空间建设等方面进行探索,出现了一些典型案例和做法[18]。本文从德智体美劳各个方面来探讨信息技术支撑的手段和形式。

首先是德育方面。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召开以来,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成为了育人工作的重要任务。近年来,对德育的内涵更为丰富,强调了四个自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新的内容,并提出了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三全育人要求。目前,信息技术在德育中的应用,或在思政课堂上引入虚拟现实设备、采用人工智能等手段来讲述红色历史,让学生对基本知识、典型事迹的印象更为深刻;或通过网络平台的资源整合,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素材;或以网络MOOC的形式,邀请资深的思政教师讲授公开课程等。在基于互联网内容的德育工作方面,教育部推动的大学生在线”“易班等平台,以及各学校两微一端平台的建设,则是从对互联网内容的引导来达到德育效果。在建立新的评价机制上进行探索,是当前信息技术支撑德育的关键突破点,如学生成长档案袋”“综合评价系统,共青团中央主导的第二课堂成绩单,是旨在通过改变评价机制,来推动德育的量化,从而为学生形成取代分数计算的综合画像的一些尝试。同时,正在推进的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的工作,也是必须基于德育数据采集和学生档案数据库才有可能实现。

第二,在智育方面。围绕增长知识见识、求真理、悟道理、明事理增强综合素质,培养创新思维两个下功夫的要求来理解。在这个方面,现有的信息技术案例非常多。如江苏省常州市的在线教育平台和浙江省诸暨市教育云模式,都是将优质的教学资源在区域层面进行整合,通过云平台构建教研、学习平台,打造线上线下的互动机制。

第三,在体育方面。围绕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开齐开足体育课,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的要求,有两个层次:一个是从优质资源均衡看,要保障欠发达地区开齐开足体育课,另一个是将体育锻炼与人格、意志等德育方面的因素相关联。在当前社会环境下,健身类APP已经高度发展并已经成为产业。而在学校中看体育教育信息化还存在很多问题。与其他教育类似,体育教育信息化也主要以资源平台搭建、网络课程等信息技术手段为主。值得一提的是,体育教育因为其兴趣导向比较明显,因此通过信息技术推动学生对体育项目自主选择,形成共同兴趣学习小组,成为体育信息化一项很重要的导向。如华东师范大学公共体育俱乐部教学平台,通过整合运动项目,学生网上预约,参与体育锻炼活动,线下刷卡签到,来完成体育活动积分流程。又如虹口区建设学生体质健康数据平台,建立分区、分校和个人综合报告,给学生体质健康警示或鼓励。

第四,在美育方面。围绕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的要求,在信息技术的融合上,注重体验和优质资源的共享。互联网+美育已经成为当下的一个热点和主题,运用互联网在乡村地区开齐美育课程是当前的发展重点。在信息技术与美育的深度融合上,也出现了很多解决方案和思路。如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智慧钢琴课也是音乐教育的信息化创新。智慧钢琴拥有与钢琴同宽的高清大屏幕,通过内置测评系统智能纠错,学生既可以独立演奏、学习音乐学院钢琴家和助教老师编制的课程,成功实现线上到线下的双师教育,智慧钢琴通过可视化和评分机制将有关情况反馈给学生。

第五,在劳育方面。全国教育大会突出强调了劳育重要性,提出要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将劳育并列为五育之一,是将劳动从途径的工具性定位提升到育人的目标性定位。但是,当前劳动教育实践主要以通用技术课程和综合社会实践的形式作为基础结构,存在着实施主体单一、主体责任不明确,缺乏评价、督促机制等问题。信息技术是实现多元主体,建立评价、督促机制的可靠路径。信息技术融入初中劳动技术课程或高中通识技术课程,出现了如引入国外STEAM教育的方式,或利用仿真技术进行的虚拟工厂项目,搭建机器人实验室和3D打印技术开展的自主创新设计等案例。部分学校也开始探索一些融入日程生活的趣味劳动课程,如上海市卢湾一中心小学设置智慧厨房,通过多媒体教学让学生学习烹饪,教师同步进行辅导,学生制作食物的过程和成果也可以第一时间上传平台,与家长进行互动。这些有益的尝试,已经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在可预见的下一阶段,教育部门和学校将运用信息技术将搭建更好的资源平台,拓展劳动教育的可使用的工具、构建劳动教育过程性的评价机制,打通劳动教育与其他方面培育的隔阂,推动劳动教育的发展进入新的阶段。

 (四)提升教育管理者和教师队伍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

信息技术融入新时代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离不开教育管理者和教师队伍的支撑。第一,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中的教师队伍角色面临重新的定位。教育管理者特别是区域教育局长、学校校长,要作为管理者、设计者和决策者,要熟悉教育信息化的国家政策,对新技术的发展方向要保持敏感,在制定本区域、本校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上要有专业性,既不盲目建设、也不应付了事。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师,在学校信息化建设中,要当好先锋队和拓荒者,在上好信息技术课的同时,要坚持研究探索、熟悉新技术最新的发展动态,探索适合本地区、本校的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方案,并适当组织培训,加强本校教职员工信息素养和动手能力。其他学科的教师,当好应用者和爱好者,其他学科教师要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作为辅助甚至改变教学的工具,运用教研室的平台主动与学校信息化发展接轨。第二,加强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培训。新时代的教师应当拥有基本的信息技术素养,擅长使用信息技术授课、进行学情分析,逐步从经验教学过渡到科学教学,特别是运用信息技术融入学科教育、德育工作以及美育、体育乃至劳育课程的能力。在教师信息化师训方面也有做法可以借鉴,如上海市嘉定区互联网+”教师全渠道培训模式,通过社群式学习、精准师训、研训教一体化,推动信息技术在全体教师中的应用。第三,加强区域教师培训的统筹。有条件的省市可以组建起一支专业化的人员队伍,为区域教育信息化发展提供直接的技术支持,建立起技术支持资源库。加强区域内、区域间教师的观摩和交流,特别是要协调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教师到东部发达地区学校进行培训,深刻理念信息素养的含义,改变观念,锻炼能力。

四、结语

信息时代新技术层出不穷,使得信息技术对教育产生影响越来越深入。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的建设中,要求教育更加系统、协调和开放,这就需要充分发挥教育信息化发展带来的红利,给出中国特色的解决方案。因此,我们要牢牢把握住在改革开放40年来,在信息技术领域弯道超车形成的比较优势,以信息技术支撑教育,实现教育信息化2.0的行动工程,培育好具备国际竞争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和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人才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