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了“科研经费大战”,就赢得了学术独立与学术自由吗?
发布时间:2016/4/13 8:11:20
 

 

2016-01-12 王洪才  探索与争鸣杂志收藏,稍后阅读

王洪才 | 厦门大学高教发展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

节选自《探索与争鸣》2014年第4期,本微信标题为编者所加,原题为《中国大学为何难以实现学术为本》

上个周末,一则将科研经费中劳务费比例大幅提高的消息在朋友圈中流传开来。这则消息源自新近公布的《上海市科研计划专项经费管理办法》,该新规最为引人注目的就是“将劳务费占资助总额的比例由原来的20%提高至30%,并将基础类项目或课题的劳务费比例由20%提高至50%”。名正言顺地获取更多的劳务费固然对科研人员具有激励作用,然而,简单而粗暴的物质刺激真的就能促进高质量的科研成果吗?无论报酬比例提高多少,这一纸新规仍然是以行政为中心的科研管理思维的投射,如果科研工作者为此欢欣鼓舞,那么学术自由与学术独立安在?带着诸多疑问,我们节选王洪才教授《中国大学为何难以实现学术为本》一文,或许对科研工作者有所启发。

进入新世纪后,中国高等教育在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的同时,高等教育发展中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出现了诸如“一切围绕经费转”等种种不和谐现象。人们普遍感到高等教育质量严重滑坡,大学组织越来越行政化,办学活动中的商业化气息越来越浓厚,而大学的灵魂——学术自由和学术独立也渐渐失去了传统威严,在量化管理的挤压下越来越畸形。此时此刻,大学还能保持对学术的忠诚吗?大学能否在追求经费支持的同时,而不牺牲学术的谨严与自由的作风呢?这无疑是对中国大学的一个严峻考验。

今天,中国大学无一例外地加入了“经费大战”中,因为没有哪所大学不希望自己的经费是丰盈的。大学这种参与竞争的态势无可厚非,但如果牺牲了学术质量和学术自由就值得商榷。因为“经费大战”势必要把每个教师都拖向激烈的课题竞争中,从而使他们无暇顾及真正的科研和教学。甚至不惜牺牲自己原来的学科特色去搞一些短平快的突击行为,这些行为的后果就是把整个大学拖入浮躁的喧嚣中,而大学所应秉承的知识独立、学术自由的品格则日渐稀薄,这种与学术风骨渐行渐远的情形不能不令人警惕。大学办学无疑需要充足的经费支持,没有可靠的经费保障就难以办出一流的大学。但大学不能为了经费而牺牲基本的学术伦理。

大学理应以学术为本,那么大学的意志是什么呢?大学的管理者怎样判断学生的意见的对错呢?显然是以办学目标而定的。大学的办学目标无非以下几种:一是提高学校声誉,这个声誉主要是学科水平,如果学科水平上不去,学校办学水平也就无从谈起;二是充裕的资金,既包括国家投入和其他方面的支持,也包括学费收入,但对公立大学而言不是主要的,对私立大学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三是有一批名师,这是直接为学科水平服务的,而名师也能够直接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四是广泛的社会联络,从而可以显示大学地位的重要性。

从这个序列看,学术地位才是大学最重要的,这也是许多大学提出了“以学科建设为中心”的含义。而其他指标都与这一指标密切相关。但学科只是一个载体,因为建设学科需要的首先是师资,特别是名师,如果没有名师,要提高学科地位是不可想象的。所以,一般高校在实施学科建设策略时都把师资队伍建设放在首要地位。这是否说明教师队伍建设的背后隐藏着一种以学术为本的逻辑呢?

我们知道,要建设一支优良的教师队伍,必须提高其学术水平,如果学术水平不高,学术能力不强,那么教师队伍建设很难说是成功的。但教师队伍如何建设却是一个核心问题,如果不尊重教师的学术自由的话,教师队伍的学术水平很难提升。而采用什么手段进行建设,正是目前大学中最大的问题所在。许多大学在教师队伍建设中都采用了急功近利的措施,最惯常使用的手段就是量化考核和物质刺激,这是一种“科学管理”学派所采用的管理物质生产的方式,但是把它用在从事知识生产的大学教师队伍建设中并不合适。量化考核的方法如今遭到人们普遍的质疑。尽管存在这种质疑,然而似乎并没有更好的手段,于是这种量化考核和物质刺激手段越来越普及。

本来学科建设的路径是指向以学术为本,但结果却走向了行政中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南辕北辙的状况呢?原因就在于我国高等教育缺乏一种科学的学术管理机制,一直采取行政管理学术或管制学术,当真正搞学科建设时却仍然采用垂直的自上而下的管理模式,其结果不言而喻。

学界一般公认,要发展学术,就必须尊重学术规律,而学术的基本规律就是学术自由和学术自主,尊重学者的学术兴趣,而不是采取外在管制的方式,因为那样容易使学术活动变成一种被逼迫的行为,违背学术的基本规律,是对学术主体精神的极大无视。奇怪的是,中国的大多数学者一边在痛斥这种无视学者主体性的做法,一边又在乖乖地按照行政设定的规则去做,这似乎非常矛盾,但又显得“合情合理”,这大概是中国学人已经习惯了长官意志的结果,也算是国情驱使的结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