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纪霖:我越来越不相信理性
发布时间:2014/10/27 9:50:17
 

那些从本科、硕士、博士一路读上来的青年学者,社会经历太贫乏!如果他们从事人文学科研究,没有亲身经历和感受,单凭考证是不能探究到历史真相的,因为他们根本无从想象过去的社会到底是什么样的。我现在越来越不相信理性,休谟说:理性是情感的奴隶。

 狐狸多知,而刺猬有一大知。以赛亚·伯林借用古希腊诗人阿 基洛科斯断简残篇里的一句话,将学者分为两类:狐狸型和刺猬型。前者思维发散,兴趣广博,追逐多个目的,且诸目的之间往往无有多大关联,甚至互相矛盾;后者有志于创造庄严体系,以一个或多个中心识见涵摄所有的思考和感悟。

用寥寥几个譬喻勾勒复杂而微妙的现实,终难曲尽其妙。比如,你就很难为许纪霖归类,无论是把他比作狐狸、刺猬,还是非狐狸非刺猬、亦狐狸亦刺猬……都显得词不达意。于是一个新的譬喻诞生了:蝙蝠,对于许纪霖一类既有学院背景又有公共情怀的学者,不知能否达致神似?

说许纪霖是蝙蝠型学者,是着眼于他那跨领域的知识结构与多变的研究兴趣,无论是早期研读1919年至1949年知识分子的史料,中期涉猎中外思想史 和政治哲学方面的经典著作,还是近期关注边地民族问题中的宪法认同与文化认同;说许纪霖是蝙蝠型学者,也是着眼于他一身兼有书斋和现实两种气质,一边在学理层面深入诊断中国崛起背后的精神缺失,一边在现实层面积极参与公共话题的讨论——恰似打破物种界限的蝙蝠。

采访中,他一再感叹这个世界变得越来越平庸,不再有半点神性和灵性,总之,不再令人着迷……也许,他还是一只有着理想主义情调的蝙蝠,飞舞在时代的断壁残垣之间。

采访许纪霖先生,整个经过可以用一波三折来形容。虽说我早已拜读过他的《大时代中的知识分子》、《中国,何以文明》等大作,更为书中的宏阔视角、现实情怀与清新文笔击节赞叹,却一直无缘与书的作者相见。

恰逢2014上海书展,我到上海出差,双脚刚刚着地,就试着跟他联系。满以为,在上海书展期间采访身在上海的许先生,可谓占尽天时地利人和之便。谁料想,许先生回以短信:最近冗务缠身,无心接受采访。8月下旬去深圳讲学,可约在深圳……

在深圳见到许先生,已经是二十天之后的事了,彼时上海书展的身影已经渐渐淡去。当我把事先准备好的提纲交到许先生手中,试图将谈话引向既定议程的时候,他却没按常理出牌,或绕过提纲中的问题,或做出其不意的发挥,俨然主导了整个谈话的方向……

今天的书展已经与无关

晶报:前不久,香港书展、上海书展先后落下帷幕。有人指出,与香港书展相比,上海书展还不够专业、亲和、人性化。您如何评价今年上海书展的热络?

许纪霖:今年的书展特别热闹,引起全国媒体和出版社的强烈关注。但繁华恰恰遮蔽了一个危机:事实上,今天的书展已经与书无关,成了一个作者、出版社、媒体主导的嘉年华。我们看到,大多数读者不是冲着书去的,而是冲着人去的,即使他们是冲着书去的,在平时也是不买书的。真正的读书人,反而不逛书展,因为他们无时无刻不在关注书。

晶报:书展表面繁荣的背后是文化的萧条,此现象不独见于内地书展。一些参加香港书展的出版社告诉我,很多香港人平时很少买书,可能每年来书展采购一次。

许纪霖:书展越是热闹,和书展以后实体书店的萧条越是形成反差。香港更是如此,那些真正有品味的独立书店,藏身于市井深巷中的二楼、三楼。另外,受网络书店、电子阅读、手机移动客户端阅读的多重挤压,实体书店的生存空间日益逼仄。

其实,读书是一件很私人的事情,体现了个人的品味,真正的读书人知道自己要读什么书。读书已经成为他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而当资本逻辑和行政逻辑将读书异化为商业活动,书展也就成了一种展示,已经和日常生活无关。书展之于多数人,只是周期性的嘉年华,好像赶个庙会一样。

我不愿意给别人开书单,总觉得没什么书是适合所有人的。但,今天你可以看到整个出版业正在被商业逻辑所摆布,该逻辑认为好书一定有着强大的营销潜力。好书的命运也发生了变化,以前的好书呈现某种均质化,卖得再好,发行也不过几万册,最多几十万册。现在几家有市场营销能力的出版社,每年都会盯住几本重点书,畅销书可以发到上百万册,一般的书却无人问津。你浏览几个主要的网络书店,会发现网站集中宣传的无非是那几本书。整个市场往往被几本畅销书所垄断。大部分读者是盲目的,不知道该读什么书,一味地跟着宣传走,一窝蜂地去读那些时髦的书。

在市场逻辑的主导下,何谓好书、差书,似乎判然可分,实则缺少独立书评的平衡。在发达国家,独立的书评不在商业逻辑的后面亦步亦趋。虽然我们也有一些报纸书评,对大众的影响却非常有限,权威性也不够。统而言之,今天的图书市场还不够成熟。

晶报:如今,人们面对浩如烟海的出版物,反而觉得太多太杂,以至于无从取舍了。所谓物极必反,出版业的极度繁荣反倒让人产生一种文化泛滥、文化失控的危机感。

许纪霖:其实很多人都觉得茫然。记得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时候,我还在读大学,那时候的问题是书太少,人们处于求知饥渴的状态。今天是一个出版物过剩的时代,人们反而变得无所适从。与此相关的一个现象,是现在大部分书店的书籍没有分类(或分类很不专业),同样,书展最大的毛病也是没有进行书籍分类。一个新华书店的老总对我说:我们和民营书店相比,最大的毛病就是缺乏图书分类和这方面的人才。

很多读者进入当当、卓越、京东等网站,刹那间都晕了,不知道该买什么书。我每隔一个季度,会在网上搜索历史研究方面的新书,可我往往是一边看一边摇头,觉得网上的很多书都是题目雷同、题材雷同的垃圾作品,极少的几本好书淹没在里面。

晶报:今年上海书展期间,我有幸采访到前三联书店总经理沈昌文先生,他认为现在的出版物过于迎合市场的需要,不注意冷门,不注意潜在的、实际的需要。

来源:《晶报·深港书评》,2014年10月12日作者:魏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