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时去魅:被语言教育遮蔽的空间
发布时间:2015/6/10 8:40:59
 

来源:学术中国原创 作者:鲍克凡编辑:学妹

本文为 学术中国 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希望转载,请联系guozede1022。未经授权转载的,我们将按照《微信公众平台关于抄袭行为处罚规则》进行侵权申诉。欢迎您分享到朋友圈。

“这个写的什么?认识不?”觥筹交错的饭桌上,一位长辈指着还用不太惯的智能手机问你。是一句很简单的英文,你知道,但不太屑于说出来。犹豫间,又一个声音传来,“这么多年外语白学了。”这话一来听得多了,二来话糙理不糙,你甚至还听出了些善意。于是,你抬起头,挤出一个调侃的憨笑,不等嘴角落下,他们聊起了别的。这场景你毕业后一年里总会经历几次,大家都一样,不是吗?小时候,家里灰蠹的书架上都有一本《哈佛女孩刘亦婷》。上学时,宿舍里总能翻出一本《30而励》,书名你可能记不清了,但书中芮姓主播遍访西方国家,与领导人谈笑风生的故事,连同封面上他的侧脸,五年后更令人难忘。电视里,国徽后蓝幕前的西装革履与字字铿锵,让我们识不得秦皇汉武却认得出洪磊秦刚。于是,高考后,我们轻而易举地说服了父母亦或被父母说服,在志愿里填下了一所外院,将青春交付了一门语言。之后,我们出了家门又出了国门,想来此去经年。如今,镜子中的那个你,是否如多年前你之所期?

从我曾就读的一所知名外语类高校的经验,与身边人的选择来看,我们如今的外语院校与外语教育是值得着墨以质疑的。德语系的毕业生,选择去德国重读三年本科;日语系在读生出国交换时,放弃名校,因为在她选择的高校里可以改修金融会计;法语系的学长北非外派两年后,衣带渐宽,对外语领域再不涉足…… 身边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学过四年外语后,他们如果选择以外语就业,面对的,是所有行业中最为丑陋肮脏,却又明火执仗的性别歧视。此外,外语院校作为专业院校在排名上无法与综合院校相比,导致诸如北外非“985”,二外,北语,广外等非“211”等情况,“双非”学子们饱受就业市场的院校歧视。再加之文凭通货膨胀后,本科生长久以来遭受的学历歧视,“性别歧视”,“院校歧视”,“学历歧视”三座大山压得他们万劫不复。即便逃出生天,从事语言,横亘在前的是一片混乱不堪的国内翻译市场,又有几人能够生还?

如今我们并不否认就业是一个“市场”,就业市场要符合市场规律并在一定程度上负担市场经济的弱点,一如上述种种歧视。姑且先抛开这些表象不谈,我们来看一看外语院校就业问题的本质。与其他国内高校一样,它们所代表的我国高等教育,是过去计划经济体制的最后堡垒之一。对于学生,它以“计划”的手段招生,以“计划”的手段培养,最终却将他们抛向“市场”,任其自生自灭,这是天大的矛盾。一方面作为吸引学生进入“计划”的诱饵以抢夺生源,一方面作为改善滞后“计划”的手段以适应市场,外语院校不约而同地提出“专业复合”的口号,竭尽嘶哑的喉咙鼓而呼,霎时锣鼓喧天。“专业复合”首先可以分为“专业内复合”和“专业外复合”。所谓“专业内复合”指在本专业的课程体系内设置额外课程。而这些“复合”进来的课程势必会挤占正常课程的课时,所以往往不会很多,或者说“很水”。也有院系“破罐子破摔”,杂七杂八的课程全都揉进来,满满的课表与“不难为学生”的评价方式,暗示学生自己去分配精力选择学习,这种不考究的暴力“复合”还导致了逃课率的蹿升与学风的日益低下。相比之下,辅修双学位为代表的“专业外复合”看似解决了问题,但很多时候,这些周末授课的辅修课程往往会收取不菲的学费。另外,每周末授课的模式与在职研究生一样,我个人没有意见,但“在职研”在舆论中饱受诟病是不争的事实。如此来看,“学有余力”的本科生拿到的辅修双学位所要面对的质疑只会多,不会少。“专业复合”的思路或许拯救了一些专业,而对于“英语专业”这个外语院校的庞大群体而言,无异于一场灾难。以我曾就读的外语院校为例,所有法学,国际贸易,对外汉语等专业均可以参加原本为英语专业而设的专业四级与专业八级考试。今年起,还将为此类专业符合条件的学生颁发英语双学位证书。看似普天同庆,皆大欢喜,而本已几无生存空间的英语专业面临着又一场危机。英语不景气,小语种却又为英语带来的问题所困扰。前几天看到了一个知名德企的招聘广告,英语能力成为必须条件,德语反而成为了加分项。英语全球化的浪潮下,其他语种的高端职位也对英语能力要求极高,剩余的对口国家例如法语的非洲,西语的拉美及阿拉伯语的中东国家的职位又对性别要求极尽苛刻,于是他们依靠所谓的“专业复合”来“抢占”对外汉语,国际贸易,新闻学等外语院校其他常设专业的岗位。于是,外语类高校内部出现了“大院吃英语,英语吃小语,小语吃大院”的恶性循环与内耗。就业竞争中优胜劣汰无可厚非,但这是“分蛋糕”的事,如何将蛋糕“做大做甜”,或告诉大家哪里有别的蛋糕,却是高校与社会不得不面对的难题。

就业走不通,作为外语专业学生,留学自然是一个昭然而自然的选择。但留学亦是问题重重。上文谈到过“211”,“985”的问题,高校排名与留学申请有着密切的关系。海外名校录取时对“双非”高校学生的要求往往更为苛刻,有时甚至直接以此为依据筛除简历。外语类院校首当其冲。诸如二外,北语等外语类院校,无论从录取分数还是毕业生水平都是高于许多“211”高校的。诚然“211,985”工程不能全盘否定,但某种程度上,这是对“术业有专攻”的否定,是在变相鼓励高校“大而全”反对“小而精”,鼓励高校“虚胖”。而这对于外语类院校而言无异于一场灾难。慢慢地,外语类院校群体对自身丧失了信心。例如,北京某知名外语院校20120703日曾在官网主页发布新闻,题目为“某某院08级学生某某被哈佛大学和耶鲁大学同时录取”。对,没看错,这确实是一所知名外语类大学的新闻,不是高中也不是留学中介。这是该校对当届毕业生的唯一报道,报道中称,校长还接见了该生的父母。我们的外语院校何时沦落成为了国外大学的“留学预科”呢?外语院校的妄自菲薄或许正是它们迷茫的体现,堕落的开始。此外,外语专业学生出国以后学什么呢?普遍来讲,这个群体置身国外以后是没有专业的,语言在目标国家变得理所应当,学科变为工具,专业选择也变得极为有限。本科四年读完,足够高的GPA与跨学科专业能力很难得兼。

面对种种问题,我们自然有很多事情可以做。其实破局的思路有很多。关于专业复合,与其受困于四年精力有限,复合得如此遮遮掩掩,不如把学制适当延长至五年,从容地进行“外语+外语”和“外语+专业”的复合,并在文凭上体现。另一方面,教育管理者需要加强对专业类院校的认可度,一方面可以在“211985”院校中实行末位淘汰,刺激良性竞争。另一方面,官方可以组织或授权对专业类院校单独设立评价机制,对院校歧视进行反制。就业方面,要规范市场行为,禁止性别歧视,规范国内翻译市场,保护译者权益,使外语人才敢于进入,从容进入,可以立足。高校要锻炼嗅觉,敏锐把握市场与国家需要,合理制定“计划”。思路还有很多,重振外语专业与院校的主动权还在。如今的外语专业就是这样一座围城,墙外的人想进去,墙里的人想出来。穷则思变,悉心营建,里面的人便不再想出来;无动于衷,任其坍塌,便再没有人想进去,如是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