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自己的科研能力
发布时间:2016/12/26 11:25:36
 

中国生物技术网2016-09-18 13:23:15阅读(1523)评论(0)

  作者:陈南晖

  来源:科学网

  最近一段时间有学生因为刚进入科研领域,对科研有点摸不着门路或找不到方向,或者是因为实验中经常发生或大或小的失误,过来问我该怎么办。考虑到这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之前在科学网上已经有不少学者也谈到过这样的问题,我除了建议他们上科学网来看看之外,就这个问题我还是想谈一点个人的经验以供参考。

  我们先从具体的地方谈起。做研究,有点像打仗,“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有的导师对学生说做某个方向,做什么问题,然后就撒手不管了。学生就懵了,就这样?那我下一步具体该干啥?导师也不说,自己也问不出个究竟。更不幸的是,别人好歹还有个师兄师姐可以问一下,自己是个独苗,咋办?我说,“咋办?要不问人,要不问书,要不问网”。不搞清楚导师说的问题是啥,就叫做“不知彼”。通过上面的“三问”,搞清楚敌人在哪儿是首要的。然后呢?然后就是你的兵力、武器、战术部署可不可以全歼敌人的问题。这就要求“知己”。什么才是你的“兵力、武器、战术部署”?听好啦:你的知识储备和你的技术能力是你的“兵力”,你们实验室的设备是你的“武器”,你的实验方案是你的“战术部署”。好了,接下来该干什么就不用我再赘述了,别问我怎样屯兵、怎样练兵、怎样购买武器、怎样排兵布阵,那只需要一个词就可以结束这段,这个词就是“学习”!

  会有人说啦,“学习”谁不会,咱们都是从小学到大的。且慢,你说的那个学习,叫做“有监督的学习”,就是有老师教的那种,谷歌围棋“阿尔法狗”也是如此。要是老师不教你,只给你一个方向就叫你去学,那你该怎样去学呢?随便找几本书看看?非也!这种自己独自去寻找知识的能力叫做“自学能力”。自己去学,不是说随便怎样就可以的,不学会动脑筋、想办法,知识是不会那么容易就进到你脑子里的。在自学过程中遇到问题,有的时候不是“问”就能够解决的,另外一个重要的词就是“思考”!不动脑筋多想几个“为什么”,是绝对不会明白知识的奥妙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个就不用我解释了,不明白的人请“百度”一下。

  那接下来呢?是啊,学也学了,思也思了,接下来是什么呢?“小子,老板给你的任务你忘了?”对啊,导师叫你干什么来着?做实验啊!我们学习和思考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把实验做出来,除此之外没有第二个目的!实验做不出来,想瞎编些结果吗?那是找死!科研讲究“以事实为基准”,不是“事实”的结果是不能够发表的,一旦被发现作假,你“还想在学术界混吗”?话说回来,实验本身也是一种学习,而且还是更重要的一种学习,为什么?大家想想,我们谁的实验从头到尾会不出点问题?出了问题该怎样办?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不讨论行吗?不去查资料行吗?不冥思苦想行吗?所以说,这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学习”和“思考”。一旦问题解决,大家都会受益匪浅,知识水平和思维能力一定会得到很大的提高,而这个推动大家不停地去“学习”和“思考”的是个什么东西?答案就是这个“实践”!“实践出真知”嘛。那要是不“实践”,出的会是“真知”还是“妄言”,谁知道呢?

  对于刚踏入科研领域的年轻人来说,在科研方面“学习、思考、实践”都比较欠缺、需要进一步磨练,这是事实,也是一个自然的过程,不能够强求,也不能够拔苗助长。但问题在于,导师是否也这么认为就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了。学生通常渴望与导师经常交流一下学术或是生活方面的问题,但有的导师不是没时间就是不愿意,也有的学生自己很腼腆,从不主动找导师交流,所以这里我就单独谈一下“交流”的问题。好的思想从何处而来?与世隔绝会产生吗?闭目塞听会产生吗?非也!如此这般产生的只可能是“胡思乱想”!好的思想从来都是通过“实践”和“交流”得来,所以,作为科学界的新人,最快提升自己视野的方法就是找水平比自己高的人去交流,主动一点,“脸皮”厚一点,承认自己的不足,多听多问,能者为师。久而久之你就会发现,其实有很多人都乐意和谦虚好学的人交流的。如此一来,你的眼界、你的思想就会很快得到提高。

  “学习、思考、实践、交流”挺简单的吗?谁不会呢?谁又真的很会呢?你常常读书、读文献吗?你会对书中或是文献中的一些方法、结论有自己的想法吗?你的实验会不会出问题?出了问题你知道原因何在吗?你找的那些原因客观吗?知道原因了那你怎样去解决呢?你解决不了你会找其他人帮忙吗?等等。要真想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就得在这四个方面下苦功夫,“天上掉馅饼”的事情就别想了,任何懒惰的人都是最不明智的人。懒惰有两种情形,一是身体的懒惰,二是思想的懒惰。身体懒惰的人不肯在实验上亲力亲为,思想懒惰的人常常用“想当然”来代替艰苦的学习和思考。学生当中有这两种情形的人,其实导师当中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