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选择学术道路的学生是少数?
发布时间:2016/6/12 14:07:51
 

 

来源:现代大学周刊  作者杨松涛

我期待有一天,自己的身边能有更多的学生在谈到学术时会肃然起敬。即使将来他们不从事学术道路,但在学校求学期间,他们能表现出对学术应有的尊重,积极努力做到对学术的基本理解;同时将来在从事他们自己的职业时,尽可能地将学术中学到的东西拿去用。如果这样的期待在未来的中国真地能够实现,也不枉我今生做了一回大学老师。

大学应有大学精神。何谓大学精神?这问题总让人不解其意。于是,我更喜欢说,大学应有学术精神。所谓学术精神,即大学教师应自身以学术为业,同时在教书育人时,尽可能去影响他的学生,增加他们对学术的体认,让他们了解学术大概是怎么一回事,也不枉他们在大学里走过一遭。

但是,仅仅让学生们了解学术是怎么一回事就可以了吗?我们更希望有学生能够选择学术道路,这样学术方可一代又一代传承下去。如此,我们马上就面对一个问题,为什么选择学术道路的学生是少数?我想,可能主要出于以下三种原因:

首先,学者形象太差,缺乏吸引力。如果将一位大学老师与一位影视明星放在一起比较,在当今资讯发达的社会,只愿接触表面信息的年轻学子们立刻会对他们做出高下有别的判断。与影视明星相比,大学老师在衣着外表上不够光鲜亮丽,气质谈吐上也可能不够优雅得体。这就是为何很多年轻人,而且看上去是十分聪明且有活力的年轻人,更喜欢选择从事影视行业的原因。但大学老师形象不佳这一观点可能只适用于过去,在当下社会则是可以被推翻的。如今,在学界中不乏男神、女神级的大学教师出现,在一个个最美大学男教师、最美大学女教师的评选中,俊男靓女也比比皆是。这说明,我们的学者群,尤其年轻一代学者,还是能够与时俱进的。

其次,学者收入太低。的确,大学教师按年龄、资历可分为三六九等,年轻教师在收入上比不上年老教师,也比不上从事其他行业者。但是,在我国发达地区的高校,那里老师们的年收入普遍达到20万或者30万,他们已经提前成为高校教师中的脱贫者。同时,有些大学教师通过自身的努力,可以通过获得各类科研奖助步入高收入人群行列。我曾经在国外偶遇一位国内某著名高校的年轻男教师,虽然与他素昧平生,但颇为自信的他非常直率地对我说,他手里有一百多万的科研经费愁着报不出来。须知,他可是一位从事文科的教师啊,还不是从事理工科呢!他仅仅是当今国内高校众多较早出类拨萃教师中的一个小小典型。再放眼全国,在我的学界年轻朋友中,不乏较早崭露头角者,他们能够拿下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霍英东基金、博士后面上一等资助,博士后特别资助等一系列科研项目,更厉害的牛人可以拿到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中组部万人计划等资助。拿到这些科研经费,刚刚参加工作的他们在面临买房、结婚、生子、买车等压力时就会轻松应对,从而幸运地比其他年轻教师较早地过上了体面的生活。

既然大学老师可以在外在形象上有所改善,通过自己努力也可成为高收入者,那为什么还是很少有学生选择学术道路呢?原因可能很简单,这条路不好走。从事学术道路需要付出非常大的时间成本,等到博士毕业时,一个人大概也已经三十岁左右,到那时才开始参加工作挣钱养家,相比于周围较早参加工作的人来说,从学者的起步是较晚的。不仅参加工作晚,买房、结婚、生子都会比别人晚上几步。如果参加工作后,不能较快崭露头角,为写博士论文而付出的心血不能立刻得到回报,那种失落感可想而知。学者们之间,比的主要是写作能力,谁能较快形成文字且文笔优美,谁就会有较高的竞争力,较快成为知名学者,反之则落后于他人。说起来,学术圈的日子也不好混,学者们的竞争大可用残酷二字来形容。

虽然有以上三种原因阻碍学子们选择学术道路,但为什么还是有人会选择这条路呢?凡选择学术道路者,大概需要具备三种特质:

一、此人应该具备较常人更高一筹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相较于习惯于应试教育,只擅长背诵教材去考高分的学生,选择从事学术研究的学生应该有一种更高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他们在读书的时候,不仅能够读得进去,而且能够从中产生某种感悟,形成自己的一套看法,并以自己的文字将其表述出来。凡具备此种能力者,便具备从事学术研究的基本素质。无论是出于自身的原因,还是受家庭、小学中学教育的影响,阅读与写作能力的掌握对从事学术道路者而言十分重要;而且,这种能力越是发挥地好,越是有利于将来他们在高校里生存。

二、一个具备较高阅读与写作能力的人就会从事学术研究吗?非也。虽然一个人具备了较高阅读与写作能力,但是他更愿意将其用来谋取个人利益,较少去考虑民族、国家、人类的大问题。因此,凡从事学术道路者,除了关心自身的物质利益需要之外,还要有一种传统士大夫的家国情怀和天下情怀。为学者主要思考的是人类命运的大问题,这与普通人的日常生活无多大干系。一个成天考虑自己将来要找什么工作,如何解决房子、车子问题的年轻人,是断不会去从事学术研究的。当然,在这个日益凸显个体价值的现代社会中,学者们当然要关心自己的生活需要;但是,能够促动他们从事学术研究的,主要是他们心中思考的人类命运问题。无论最先开始时,他们的这种情怀来自何处,可能只是简单地出于个人兴趣,或者受到某位伟人人格魅力的影响,这种对人类命运的思考是他们从事学术研究的持久动力。

三、谈到这,我们是否可以断定,如果一个人有着较高的阅读与写作能力,且也较为关心人类命运的大问题,他是否一定会选择学术道路?非也。具备以上两个条件之后,还有一个条件不可缺少,即他必须向往以大学教师为业,喜欢教书育人。走学术道路,能够选择的主要职业是大学教师。因此,当一个人选择以学术为业时,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将来要以教师为业。然而,就在这个节骨眼上,有人退缩了。我的一位亲戚,从小到大都是学习第一,上大学保送,上研究生保送,但等到要报保送他去读博士时,他毅然决定去工作,不继续读了。他说他坐不了冷板凳,我看另一主要原因是,他不愿从事大学教师这份职业。在他看来,一辈子待在学校里,不到社会上走走看看,感受一下社会中的新奇世界有什么意思呢。因此,选择从事学术研究者需要建立对教师这份职业的认同感,也就是要认为教书育人是件光荣的事情。我的一位高中同学,曾经直言不讳地对我说,他平生最讨厌两份职业,一是老师,二是医生。我想,像他这样的人,断不会去从事学术研究的,在他心里就缺乏对教师这份职业的认同感,怎能指望他去为学呢?从事大学教师这份职业,多多少少需要一个人有一种好为人师的喜好,换言之,他以能够向他人传授知识为乐。如果一个人不能在这方面有所向往,他就不愿做大学老师,也就不愿从学。

其实,无论怎么说,选择从事学术研究的学生还是少数。我写这篇文章,绝不奢望会影响更多的学生去选择学术道路。之所以还想谈谈这个问题,是有感于当今我们大学老师,我们这些学者,在学生们那里受到的尊重远非我们期待地那样高。我期待有一天,自己的身边能有更多的学生在谈到学术时会肃然起敬,即使将来他们不从事学术道路,但在学校求学期间,他们能表现出对学术应有的尊重,积极努力做到对学术的基本理解;同时将来在从事他们自己的职业时,尽可能地将学术中学到的东西拿去用。如果这样的期待在未来的中国真地能够实现,也不枉我今生做了一回大学老师。

作者系河南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博士,西南政法大学法学博士后。曾于2010年和2014年分别赴英国开放大学、英国谢菲尔德大学访学。近年主要致力于从司法角度从事中西文明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