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研究中的问题意识
发布时间:2014/11/10 9:58:14
 

问题意识是学术研究的核心要义,是学术研究的出发点和归宿,贯穿于整个学术研究过程的始终。人类的社会文明得以向前发展和进步,全部来源于问题意识。正如巴尔扎克所言: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疑问的是问号,而生活的智慧就在于逢事就要问个为什么。

  学术研究中问题意识日趋凸显

  在当下中国社会科学的学术研究中,问题意识日趋凸显出来,受到越来越多的研究者的重视。现如今,问题意识不仅仅是一个束之高阁的经典式理论命题,同时更是一个重要的现实问题。

  从宏观的中国社会发展角度来看,目前中国正处于快速的社会转型期,这种急剧变化的社会对学术研究者提出了各种各样、层出不穷的问题,迫切需要研究者们正视这些时代的现实问题,把它们作为研究的基本出发点。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每个时代都有属于它自己的问题,而研究者的重要责任和使命就在于对当下时代的关注和现实社会的关切,善于提出并解决问题,以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一部改革发展的历史,就是一个不断回答和解决时代提出的新问题的过程。

  从中观的学科发展角度来看,问题意识贯穿到哲学社会科学的各个学科和领域。英国哲学家、科学家波普尔曾说过:科学只能从问题开始。社会科学的各种交叉或分支学科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也是社会发展过程中各种问题不断呈现的过程。换言之,当前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各种分支和交叉学科的出现,其实质就是对现实问题的一种理论回应。

  从微观的研究者角度来看,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是学术研究者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能力,即问题意识是从事学术研究的最基本要求。一方面,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学科的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这必然会对研究者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是一名合格的研究者所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另一方面,在信息量过剩泛滥的现代社会中,要在学术研究开辟出新的领地,就必须树立鲜明的问题意识,这是一种至关重要的禀赋。

  问题意识是学术研究的核心和灵魂

  无论是自然科学的研究,还是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都是从问题开始的。问题意识是学术研究中最核心的问题,如果没有问题意识,整个研究就会非常散乱,缺少主心骨,犹如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可以说,问题意识是学术研究的核心和灵魂,没有问题意识的学术研究是不可想像的。

  其一,问题的提出是学术研究的首要环节。真正的创新,真正的科学发现,往往发轫于提出一个与众不同的、有科学价值的问题。问一个为什么,可以有效地促使对隐藏在现象背后的本质规律的探索;而怎么样的问题常常引起对整个过程逻辑的思考。正如爱因斯坦所言: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术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对于学术研究来说,问题意识强烈的研究者更容易找到研究的切入点,更容易进入深入研究的阶段。

  其二,问题意识是衡量学术质量的重要指标。没有问题意识的学术研究,是不完整的,更是不合格的。近年来,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出现了一种学术怪圈:学术成果呈现出爆炸式的增长态势,而研究中的问题意识却越来越欠缺。归根结底,学术成果的质量取决于它的问题意识,更取决于这种问题的真伪性。因而可以说,问题意识是检验自己和他人的研究成果的重要工具,更是对现有材料运用是否合理和充分的检验工具,一项学术研究的质量好坏始于问题意识。

  其三,解决问题是学术研究的重要价值取向。马克思指出,哲学不但使人认识世界,更重要的是改造世界。这也适用于整个社会科学的研究,学术研究中的问题意识不仅仅是为了探索问题的内在规律性,更重要的是为了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去改造世界。无疑,一个新的理论观点提出后并得到论证,就要研究它适用于哪些领域,把理论变成可以具体操作的政策或对策,这是学术研究的最终落脚点。正所谓创新始于问题的提出,而终于问题的解决

  学术研究中问题意识的基本要旨

  问题意识就是在学术研究中确定所要探索或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学术研究中的问题不仅指向理论本身,也面向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还涉及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等。

  所谓的问题就是事物发展链条中的一种客观存在。问题作为一种客观存在,有的显而易见,有的深藏于复杂的表象之中,有的则通过别的形式反映出来。根据问题的形成逻辑,可以将学术研究中的问题划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一是发现型问题。这一类问题处于一种未知的状态,是人们从未发现过和提出过的问题,它们在现有的知识库里是没有涉及的,也无法找到现成答案。这类问题的研究可以有效填补以往研究的空白,具有很强的开创性。但是,这种问题的发现并非轻而易举,而一旦发现,它将会对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譬如马克思的剩余价值论。二是批判型问题。这类问题主要存有两种情形:第一种情形,是对问题真伪性的批判。在学术研究中,除了对未知问题的研究外,也要对已知问题展开研究。因为在已知问题中,有些是真问题,有些则是假问题,而通过对假问题的批判,可以提出真问题。第二种情形,是对问题的理论方法批判。一些研究会对已有研究的理论方法提出批判,并试图用新的理论和方法对已有研究的问题展开分析。三是发展型问题。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学术研究中的问题也不断发生变化。一方面,现实情况与原已做过的研究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原有的理论已经无法进行有效的解释,需要重新展开理论分析;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产生了一些新的现象和问题,需要在理论上做出相应的回应。

  学术研究中问题意识的重要源泉

  学术研究中的问题意识是从何而来的?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对于研究者如何培养自身的问题意识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综合来看,学术研究中的问题意识主要有三个重要来源。

  首先,问题意识从怀疑中来。科学精神的一个基本要求就是怀疑,有怀疑才能发现问题,也才能推动社会科学的进步。但同时,这种怀疑不是妄自无端的怀疑,而是建立在一定的科学和理性基础之上的,是通过对研究对象进行深刻思考后提出的,是一种理性认识的提升。其次,问题意识从调查中来。学术研究中的问题决不能凭空捏造,需要研究者走出象牙塔,深入基层调查,从现实生活中汲取力量。毛泽东说过: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同样地,没有调查,学术研究就不可能有真正的问题意识。如若缺乏对实际情况的了解,即使提出来的问题也只会是假命题,而绝不会是真命题,甚至会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再次,问题意识从实践中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理论的试金石。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检验问题的真伪性,也才能了解理论上存在的问题,也才能真正发现新的问题。正如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说:思辨终止的地方,即在现实生活面前,正是描述人们的实践活动和实际发展过程真正实证科学开始的地方。为此,研究者要积极投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去,从中培养和提高学术研究的问题意识。

  (来源: 学习时报     作者: 姚亮  作者单位:江西省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