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第二十届学术年会 第一次会议通知及征文通知
发布时间:2025/3/17 8:39:46

各理事单位、各位会员:

2025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面向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目标,对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作出全面系统部署,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支撑根据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章程关于学术会议的相关规定,经商定,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第二十届学术年会拟于2025年7月在山东日照召开,由曲阜师范大学承办,主题为“人工智能时代教育技术学研究新进展”,欢迎高校教育技术学相关专业教师与研究生、各类学校信息技术教师、中小学校长与教师以及教育信息化管理者届时参会并分享最新研究成果。

一、会议组织

主办单位: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

承办单位:曲阜师范大学

协办单位(拟邀请单位):

    《电化教育研究》杂志社       《中国电化教育》杂志社

    《现代教育技术》杂志社       《中国远程教育》杂志社

    《开放教育研究》杂志社       《远程教育杂志》杂志社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杂志社   《现代远距离教育》杂志社

    《中国教育信息化》杂志社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杂志社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杂志社 《数字教育》杂志社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杂志社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DevelopmentExchange(JETDE) 

 

 

二、会议形式

会议形式为嘉宾报告、大会报告、专题研讨、论文发表、博士生论坛及英文专场等。

三、会议征文

会议接收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会员的学术论文投稿,录用文章将收入正式出版的会议论文集《信息技术教育研究进展(2025)》。

会议征文工作具体要求如下:

1.投稿人

(1)发表论文的第一作者原则上应为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会员,非会员作者可以临时作为会员加入;

(2)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单位至少提交一份稿件,常务理事单位至少提交两份稿件(其中一篇作者包括常务理事本人)。

2.投稿时间

(1)论文投稿截止时间:2025年5月25日

(2)论文录用通知时间:2025年6月10日

3.稿件基本要求(具体格式要求请见附件)

(1)必须是作者尚未正式发表的研究所得和成果;

(2)论点明确、数据可靠、文字简练、图文表清晰;

(3)论文正文限6000-8000字以内(含图表)。

4.会议征文专题

       专题一:人工智能时代的基础教育数字化发展研究

       专题二: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技术学学科发展

       专题三:人工智能时代的教师数字素养研究

       专题四:生成式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研究

       专题中小学信息科技(技术)课程的实施(教材、教学、教师、学生、资源等)

       专题:学习科学研究

       专题:技术促进学习研究

       专题:学习分析与应用研究

       专题:STEAM教育教学研究

        专题: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教学研究

5.征文方式

会议论文征文由会议学术委员会负责,征文通过邮箱投稿,邮箱:ite2025@163.com,请在邮件主题处注明论文所属专题。

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第二十届学术年会秘书处:曲阜师范大学传媒学院

会务咨询:17863380903(徐振国)

          13455040216(吴运明)

投稿咨询:15335411809(满其峰)

联系邮箱:ite2025@163.com

 

 

 

 

                              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

                                           2025年2月5日

 

 

 


附件一:会议征文格式要求与规范

一、论文采用Word文档,插图请提供tif格式黑白文件,精度为300dpi。来稿要经过有关专家审定后方能决定是否录用。

二、论文内容(按顺序)包括:题名(20字以内为宜),作者姓名,作者单位(含地区名称和邮编),中文摘要和关键词(3-8个),正文,参考文献(一般10条以内),英文摘要(与中文摘要基本一致,包含题名、作者姓名、作者单位、摘要、关键词),并在文稿首页页脚处写明第一作者简介(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别、出生地、职称、学位、研究方向)及论文属何项目、基金资助来源,注明基金项目名称,并在圆括号内注明其项目合同编号。

三、正文每页分两栏,栏宽及其间距默认即可。每页约44行。

四、论文摘要尽量写成报道性摘要,包括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不少于250字),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采用第三人称的写法,不必使用“本文”、“作者”等作为主语。英文摘要应与中文摘要一致,必要时可适当加长英文摘要的篇幅,也采用第三称表述。

五、关键词选词要规范,应尽量从汉语主题表中选取,未被词表收录的词如果确有必要也可作为关键词选取。中英文关键词应一一对应。

六、文中图、表要符合国家规范,应有自明性,且随文出现。插图限8幅以内,照片应选清晰的黑白照片,图中文字、符号、纵横坐标中的标值、标值线必须写清楚,标目应使用标准的物理量和单位符号(一般不用中文表示)。文中表格一律采用“三线表”(不划竖线。附表限4个以内),表中的内容切忌与图和文字内容重复。

七、论文字体使用要求:标题三号字(黑体),小标题四号字(黑体),正文五号字(宋体)。正文(含图表)中所有物理量(用斜体)和计量单位(用正体)应符合国家标准或国际标准,外文字母、单位、符号的大小写、正斜体、上下角标及易混字母应标注清楚。

八、论文章节编号格式如下:一,(一),1,(1),①,a等。

九、参考文献序号应按文中引用顺序排列。著录格式如下:

  专著:[序号]著者.书名[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  期刊:[序号]著者.篇名[ J ].刊名.出版年,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  论文集:[序号]著者.篇名[ A ].编者.论文集名[ C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  学位论文:[序号]著者.题名[ D ].保存地:保存单位,授予年.

  标准文献:[序号]标准制定者.标准名和编号[ S ].发布年.

  电子文献:[序号]著者.文献名[ 文献/载体类型 ].文献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发布日期.

  电子文献类型:数据库DB,计算机程序CP,电子公告EB.

  载体类型:磁带MT,磁盘DK,光盘CD,联机网络OL.

  英文参考文献著者的姓名采用姓在前(不缩写),名在后(缩写),用汉语的姓名不缩写。